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绿丛中一点红--视觉的对比 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联觉(统觉):是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指的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联觉:冷色与暖色 本章总结 听觉 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理论 其他感觉 感觉: 一般概念,有关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理论; 视觉: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理论; 一、皮肤感觉 肤觉的重要意义: 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 一、皮肤感觉 肤觉的重要意义: 对视觉和听觉的补偿作用 一、皮肤感觉 肤觉的重要意义: 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一、皮肤感觉 1.触压觉 2.温度觉 3.痛觉 1.触压觉 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做触压觉 2.温度觉 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 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 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 3.痛觉 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感觉 保护机体的作用 3.痛觉 痛觉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文化环境 经验 暗示 注意 文化环境 经验 暗示 注意 二、味觉和嗅觉 1. 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 二、味觉和嗅觉 锁和钥匙理论 现在普遍认为在嗅觉感受器上有不同的“洞”,或“口袋”。象拼图游戏一样,当一个分子的一部分与一个相同形状的洞匹配时便产生了化学气味。这被称为锁和钥匙理论。 二、味觉和嗅觉 2. 味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辣是一种痛觉 课后阅读 联觉 P143 三、内部感觉 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变化的感觉 动觉 平衡觉 内脏感觉 1. 动觉 动觉:身体运动的信息,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2.平衡觉(静觉) 平衡觉: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其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四轴平衡器 3.内脏感觉(机体觉) 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感受器位于各脏器的壁上。 感觉的基本现象 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 感觉适应 听觉适应 感觉适应 嗅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感觉适应 味觉适应 “小孩不觉糖甜,老病号不觉药苦” 感觉适应 肤觉适应: 触压觉适应:冬天穿棉衣、刚刚戴上近视眼镜。 温度觉适应:雨雪初降,觉得寒冷异常; 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同一类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对比现象 参与细胞 持续时间 暗适应 先视锥与视杆细胞, 再视杆细胞 30-40min/5-10min 明适应 视锥细胞 5min/0.2s-1min 2.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没有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 正后像 负后像 注视图中的花30秒,然后直接将视线转移到白色区域或者一张白纸上。 3.闪光融合(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4.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 一、听觉刺激 人的听觉阈限:16Hz---20000Hz 最敏感:1000Hz---4000Hz 言语:300Hz---5000Hz 音调的差别阈限:1000Hz与1003Hz的差别 二、 听觉的生理机制 三、 听觉基本现象 (一)音调: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 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 共鸣理论 行波理论 神经齐射理论 听觉理论 ①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不足: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 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Hz以上的声音不 相符合的。 听觉理论 ②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 声音刺激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 听觉理论 ③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听觉理论 ④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 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三、 听觉基本现象 (二)音响: 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三、 听觉基本现象 (三)声音的掩蔽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 一、皮肤感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而引起各种各样的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