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边界研究方法比较与展望-CORE.PDF
经济学家 …… 2010. 08
企业边界研究方法比较与展望
1 2
□龚晓瑾 任佳宝
( 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广东广州 ;
1. , 5 10320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36 1005 )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
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
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
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
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
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企业边界 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 风险偏好
;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F270 A 1003 5656 20 10 08 0025 07
研究企业边界的理论流派众多,在是否存在企业边界及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问题上,各自有着不
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只有在企业边界存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因此,本文首先从方法论角度对张
五常的企业边界观进行研判; 其次主要对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能力理论中关于企业边界的各自研究方
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据此勾画出基于理论的自洽性和经验一致性相结合的企业边界研究框架。
一、张五常企业边界观的方法论商榷
张五常的企业边界观是学界有关企业边界存在性问题研究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要想对企业
边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判其企业边界观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
张五常[ 1] [ 2 ] 认为,企业的本质不是对市场的替代,而是以一种契约形式替代另一种契约形式,即用
要素契约取代产品契约。基于这种企业本质观,他分析了企业边界的存在性问题,认为唯有现实中的契
约形式只存在两种极端类型时,企业的边界才能确定。这两种极端的类型是: 消费者只从产品市场购
①
买商品; 每个中心契约人只与要素提供者签订计时工资或租金契约。同时他还指出,其实在现实中,
②
除上述所列的纯粹市场契约和企业内部纯粹计时工资契约这两种极端的契约类型之外,由于中间商、
( ) (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项目批准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
06JDXM6300 1
目批准号: )
07JC790069
- 25 -
ECONOMIST …… 2010. 08
承包商等组织方式的出现,使得要素所有者之间还存在如计件工资等多种多样处于中间范围的契约形
式。这些多样化的契约形式形成了一个渐变的连续系统,而随着契约类型的不断增加,每两种相邻契约
形式之间的差别就会变得很小,以至于模糊了相互间的界限。按照张五常的企业本质观,契约的界限是
如此模糊,以至于不同契约形式之间是否发生了替代也就无从识别,企业的边界也就无法清晰辨别。因
此他认为,企业的理论边界是模糊的,讨论企业边界是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认为其观点在方法论上
存在严重瑕疵,仅凭契约现实类型的多样性和界限的模糊性就否定在理论研究中划分为界限清晰的有
限数目的理想类型来展开科学研究的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