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应链复原能力与供应链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PDF
第30卷第 11期 管理评论 Vol. 30,No. 11
2018年11月 Management Review Nov.,2018
供应链复原能力与供应链竞争力关系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
王海军 谭 洁 王天雨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从能力要素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供应链复原能力的概念,归纳提炼供应链复原能力
的前因潜变量,并以动态能力为中介,构建供应链复原能力、动态能力及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模型。 进一步地,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拟合分析,并通过假设验证,探索供应链竞争
力与复原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复原能力的提升对供应链鲁棒性的增强
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供应链复原能力与动态能力正向相关;提高供应链复原能力能够直接有
效地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复原能力与供应链整合能力均可直接减弱供应链风险。 研究
结论能够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减少风险,最大程度地增强供应链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链复原能力;动态能力;供应链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引 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全球化发展,运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企业之
间的相互竞争,已升级转变为多条供应链之间的相互竞争。 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地提高供应链竞争
力。 同时,供应链竞争力也是各企业及供应链整体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现如今,供应链的竞争力面临着诸
多挑战,如产品的短周期、需求的高不确定性、顾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等,这些都会增加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复
[1]
杂性以及不可预见性 。 供应链产生中断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提前期过长、机器损坏、运输道路状况复
杂、对供应商的运作流程不够熟悉、各企业之间缺乏协调等等。 另外,供应链时刻存在各种各样的中断风险,
包括不利的天气条件(如风暴)、信息技术故障、外包商服务中断、人才缺失、劳资纠纷、火灾、计算机攻
[2]
击等 。
近年来,因供应链中断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品牌影响力下降的案例屡见不鲜。 2000年,美国著名电
子公司飞利浦的芯片厂发生火灾,导致采购方爱立信公司的原材料货源中断,造成了近4亿美元市场销售额
的直接损失和市场份额的急剧下跌,而后爱立信甚至退出手机的生产制造。 2011年 10 月泰国发生洪水灾
害,作为全球重要的硬盘生产国,这次洪灾使泰国的硬盘产业遭受巨大损失,与之相关的电脑生产制造行业也
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提升供应链复原能力,最终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界、学术界不得不
面对的问题。
关于供应链竞争力中的风险管理,目前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侧重于供应链弹性设计以及中断后的应急管
理,本文认为并不完善。 事实上,供应链竞争力表现为供应链在发生中断后能够迅速复原到期望水平。 供应
[3]
链复原能力是指供应链预防突发事件、抵御中断风险而后迅速恢复到期望水平的持续运作的能力 。 通过
提高供应链复原能力,促使供应链遭遇中断风险后,迅速恢复到期望或计划的水平,以保证各企业的正常运
营,从而降低中断风险带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损失,最终提高供应链竞争力。 至此,本文将从动态能力的视角
进行深度切入,建立反映供应链竞争力与供应链复原能力二者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假设验证二者之间的相互
影响机制,为企业保持供应链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 -
收稿日期:2016 06 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71620107002);中央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WKYXZD005)。
作者简介:王海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谭洁(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天雨,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