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节 古籍选读
原文 】 目者 ,五脏之精气也 。五脏有病 ,皆形于 目。 目色
赤 ,病在心 ,目色 白,病在肺 ,目色青 ,病在肝 ,目色黄 ,病在脾 ,目
色黑,病在 肾,不可名者 ,病在胸 中,阳气失则 目瞑,阴气绝则 目
盲 。 气通于 目,肝气通和 ,则辨五色 。 太平圣惠方》)
【注释
① 目色赤:出 《灵枢 论疾诊尺》。
②“不可名者 ”上,原有:“黄色 ”二字,《圣惠》删之甚 当。
③阳气失则 目 :二句,语本 《灵枢 寒热病》而稍变其字。
④肝气通于 目,肝气通和 ,则辨五色:语本 《灵枢 脉度 》 。肝
脉:足厥 阴上颃颡 ,连 目系 ,故得通于 目。
【提示】五脏六腑与眼的关系密切,特别提出肝与 目之关系最
为密切 。
【原文 】论 曰,凡人年 四十五 已 后 ,渐 觉 眼暗 ,至 六 十 已后 ,还
渐 自明,治之法 ,五十 已前 ,可服 泻 肝汤 ,五十 已后 。,不可泻 肝 ,目
中有疾 ,可傅石胆散药等 ,无病不可辄 傅散 ,但补肝而 已,目病肝
中有风热,令人眼昏暗者,当灸肝俞 及服除风汤丸散数十剂当
愈 。
第 4 页
生食五辛 ,接 热饮食 ,热餮面食 ,饭 酒不 已,房 室无节 ,极 目
远视 ,数看 日月,夜视星火 ,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 ,雕镂细
作 ,博奕 不休 。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过多。右十六件,
并有丧 明之本,养性之士,宜熟慎焉。(《备急千金要方》 )
【注释 】
① 已:与“以”通 。
②辄:作易解 ,意是没有病不要轻易傅药。
③肝 俞:经穴名 ,属足太 阳膀胱 经 。位于 背部 ,当第 九胸 椎棘
突下旁开 寸 ,主治 目昏眩、近视、青光 眼、视神经 炎等 。微 向脊
柱斜刺 寸,禁深刺 。
④五辛:是 《龙树菩萨眼论》第二十五注 四。
⑤博奕:古代下棋游戏
【提示 】孙 氏治 目病之大法 ,防重于治,提 出生食五辛等十六件
是丧 目之本,对于眼科临床,仍有实用价值,其中有些论点对于预
防青少年近视 眼足资借鉴。
【原文 】论 曰:眼之 为病 ,在 腑 则为表 ,当除风散 热;在 脏 则为
里 ,宜养 血 安神 。暴 发者 ,为表而 易治;久病者 ,在 里而难 愈 。除风
散 热者 ,泻青 丸主之 。养血安神者 ,定志 丸,妇人熟于地黄 丸是也 。
或有体肥气盛,风热上行,目昏涩者,槐子散主之。此 由胸中气浊
上行也 ,重则为痰 厥,亦能损 目,常使胸 中气清 ,无此病 也 。又有 因
目疾服药多而损气者,久之 眼渐 昏弱,乍 明乍暗,不欲视物 ,此 目
少血之难 也 ,熟干地黄 丸、消风散、定志 丸相须 而养之 。或有视
物不明见黑花者,此谓之肾气弱也,宜补肾水,驻景丸是也。或有
暴失 明者,谓 眼居诸 阳交之会也,而 阴仅 闭之,此风邪 内满,当有不
测之疾也 。
翳膜者 ,风热重而有之 ,或斑入 眼,此肝气盛而发在表也, 膜
已发在表 明矣,当发散而去之 ,仅疏利 ,则邪气 内搐 ,为翳则深也 。
邪气未定,谓之热翳而浮;邪气已定,谓之冰翳而况;邪气牢而深
者 ,谓之 陷翳,当 以炘 发之物 ,使其邪气再动 ,翳膜乃浮 ,辅之退
第 5 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