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施术方法学 郭宗仁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针 灸 施 术 方 法 概 论 针灸施术方法学是专 门研究利用各种常用针灸器具防治疾病 的理论和具体操作的方法。其内容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的意义、 作用、操作方法、历史沿革、古代及近代 的论述及现代 的研 究概况 , 这些是针灸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第 一节 针 灸施 术 方 法 的意义 针灸施术方法主要包括刺法和灸法两部分。刺法,又称针法, 古称 “砭刺”,是用各种针具刺入人体防治疾病的方法,是 由古代 “小石 片 ”砭刺 治病 发展而来 。灸法 ,又称 艾灸 ,古称“灸焫 ”,是用 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灸具防治疾病的方法。 刺法 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不 同。广义的刺法是利用不 同的 针具,在人体一定的部位和穴位施用不 同的操作方法 ,或刺入机 体,或叩击体表,或刺放淤血,给予一定的刺激,从而激发经络之 气,调整脏腑机能,使机体恢复健康,达到防治疾病 目的的操作方 法 。《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皮 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 不 同形 ,各 以任其所 宜 。无 实无虚 ,损 不足而 益有余 ,是谓甚病 。” 说 明人体 的皮、肉、筋、脉各有一定部位 ,而每一种病也各有与之相 适应的治疗方法,不同形状的针具就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病症。 狭义的刺法是指针刺施术时,自进针后至出针前之间,通过手法以 第 2 页 控制针感 ,施行补泻 ,达到预期效果 的技巧,又称“补泻手法 。”《灵 枢 终始 》说:“虚而泻之 ,是谓重虚 ,重虚病益甚 。凡刺此者 ,以指 按之 ,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 ,虚而徐者则补之 ,反此者病益甚 。” 这就是说对于实证不可 以用补法 ,对于虚证不可 以用泻法 。从而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针刺方法在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灸法是采用艾绒等各种药料 以薰灼体表一定部位,以温热的 刺激激发经络之气 ,调整脏腑机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说文解字 》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 ,以艾燃之 ,按 而灼也 。”后世 除使用艾外 ,还用其他许多材料 ,如灯火、硫磺、药线 等,但几千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施灸材料仍然 以艾绒为主。 针和灸同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两者虽各有特点,但都是在 人体的一定部位 腧穴上施术 ,通过经络起到调整机体功能,达 到防治疾病 的 目的,因此常常并称为“针灸 。” 第 二节 针 灸 施 术 方 法 的作 用 针灸施术方法都是通过对穴位 的刺激焫 ,激发经络 的功能而 起作用的。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气血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 针灸施术方法的作用就是通过经络起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 经络 的作用。 一、调整 阴阳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和不同的组织、器官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 体 。脏腑及其组织器官各有其特殊 的功能和活动 。正常情况下, 它们在保持 自身功能活动的同时,彼此间还要保持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的关系,以维持高度的完整和统一性,并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影 第 3 页 响。人体这种正常 的生命活动 ,就是祖 国医学所谓 的“阴平 阳秘 ”, 即阴阳的协调统一 。就是说,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是人体健康 的标志。在维系这种平衡状态 中,经络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经络 可 以沟通 内外 ,贯 穿上下,纵横交错 ,遍布全 身 ,且为运行气血 ,濡 养脏腑 、组织器官的通道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 的发 挥,又都赖于经络输注的物质基础 气血来维持 。它们彼此相 互的协调和统一,也靠经络的联系才得以保持。所以,若某种原因 导致经络系统发生 了故障,势必影响脏腑及组织、器官的功能活 动;反之 ,各脏腑及组织、器 官的功能活动 ,在七情六淫 以及跌仆损 伤等因素的干扰下失去了正常状态,也势必影响到经络,同时也会 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而影响到有关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