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史学科发展综述报告71
中国体育史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2-2015)
Development Report on the History of
Physicial Education and Sports inChina
(2012-2015)
体育史分会
Th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Physcial Education and Sports
2015年10月
1
前言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都无法脱离历史记忆这一最为
重要的心智结构的基 ,这是史学不可能沉寂的重要依据。作为我国体育科学
学会中成立最早的分会之一的体育史分会在 2012-2015 年间秉承传统,
积极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相关活动,充分发挥了其在体育史学科发
展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举办与开展了“亚洲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
传统体育研讨会” (2012年淄博)、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 (2013年芜
湖)、两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 (2012年台北,2014年成都)、“体
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高级研修班(2013年山东济南)”、 “区域体育文化发展与
传播”国际研讨会 (2013,西安)等等专题学术活动,较大地推动了体育史学科
的稳健发展;诸多学者坚守领域,勤奋耕耘,成果叠出,使2012-2015年国内体
育史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拓展,继续彰显了其作为体育学基础学科的价
值。总体来看,2012-2015年间体育史学如同此期间的中国体育的发展一样,似
乎波澜不惊,稳步行进;但在另一方面,也可看到涌动的 “暗流”,一些研究成
果表明,国内体育史研究已处于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式悄然更新的临界点,呈出一
些 “新”的迹象。
根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要求,本报告着重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梳理和
总结2012-2015年体育史学科的发展概况、特点与成就,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未来几年体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建议。本报告所涉成果统计截止2015年5月。
本报告是在体育史分会领导下,由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完成。课题组
成员包括:孙淑慧教授 (统稿及总报告的第四、五、六部分)、张新副教授 (中
国体育史部分)、潘华教授 (世界体育史及奥林匹克文化部分)、崔莉副研究员
(体育文化部分)、秦俭(英文前言)。
本报告得到了国家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及体育史分会的倾力指导及成都体育
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
2013级的同学为本报告的撰写进行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
示感谢,并特别感谢长期坚守体育史研究领域的学者们。
2
历史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包罗万象,闳富博大,体育史也
不例外,综合来看,近几年来,事关 “体育”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几无遗漏地
进入到体育史研究者的视野当中。为能较为清晰地把握近几年体育史学科发展的
概貌,本报告依据本分支学科习惯的分类,按如下六方面分述。
一、 2012-2015年中国体育史研究概况
二、 2012-2015年世界体育史及奥林匹克文化研究概况
三、 2012-2015年体育文化(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概况
四、 2012-2015年体育史学理论研究概况
五、 2012-2015年体育史学科发展特点、问题
六、 未来几年体育史学科的趋势及愿景
3
目 录
Contents
一、2012-2015年中国体育史研究概况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in Chinese Sports History from 2012
to 2015
二、2012-2015年世界体育史及奥林匹克文化研究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