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 论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也是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从
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一些原始居民点到今天,已有 多年的历
史。经过数千年的演变 ,小城镇也从其初级形态的集市,发展到集
镇,再发展到今天的新型小城镇。对小城镇 问题的认识,也从
世纪 年代初期的 《小城镇 大问题》发展到十五届三中全会的
“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一个大战略”。作为具有战略性地位
的小城镇建设 问题,不仅是一个实践中的新 问题,也是理论研究的
新课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丰富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小城镇建设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 问题 的提 出及选 题 意义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走的是一条具有强制特征的现代工业化
道路 以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为手段,以压低消费和城乡封 闭
为条件,优先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 的,我 国在几十年 间走 的是
一条 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实行严格的 “城市准入限
制 ”,并设置 了一套“城市偏 向”的制度规则,政府在有关城镇化 的
决策 中 占绝对支配地位,其核心是“抑农保工 ”,城市剥夺农村 ,这
就不可避免地要损害社会公平 目标、牺牲农业效率,使农村小城镇
建设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进展缓慢。改革开放 以来,由于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 2 页
的转移 ,农 民从事二、三产业 的人数不断增加,农 民家庭和个人 以
及其他 民间力量逐渐打破了中央和省、市级政府作为城镇化发动
和投资主体的垄断地位,成了推进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十分活跃的
“第一行动集 团”。投资主体 的多元化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 中的
政策逐步放宽,使得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
市数量由 年的 个增加到 年的 个,建制镇 由
个增加到 万个,市镇总人 口由 亿人增加到 亿 ,城镇化
水平由 提高到
但 由于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 的制约,我 国城镇化进程仍滞
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城镇体系 的宏观布局、规模、结
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现有城镇的要素聚集、辐射和带动力较差;
城镇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缺乏足够
的辐射力。
城镇化的滞后带来一系列负面社会经济效应。首先,形成和
固化了城乡产业一就业一收入与消费结构的长期失衡态势。
年,农业部 门以 的从业人员创造了 的生产总值 ,而
非农部门却以 的从业人员创造了 的生产总值 ,农业
部 门与非农业部 门的产业一就业结构总偏差为 年,
我国的产业 就业结构偏差虽然有所缩小,但仍保持在 的
较高水平。产业一就业结构的偏差过大,使得农业部 门的回报率
相对过低, 年为非农部 门的 年虽有所上升,但也
仅为非农部门的 。回报率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农 民收入和消
费水平的提高。根据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年我国农村人均纯
收入为 元 ,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为 元 ,城乡之 比为
年农村纯收入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 中小学教育班班通系统校级解决方案.doc VIP
- 涉税检举奖励制度的运行问题...于68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分析_金超.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