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竞生教授ppt课件.pptx
血栓与止血早期标志物发展历史与临床应用 安徽省立医院 血液科 吴竞生提纲 血栓止血实验的现状与分层检测方法学涵盖: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核心: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与特异性俱佳凝血平衡 抗凝蛋白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促凝机制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形成凝血失衡 抗凝蛋白?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促凝机制抗凝机制 出血凝血失衡 抗凝蛋白?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抗凝机制促凝机制 血栓XIIaXIITM凝血系统正常凝血机制图 (外源性机制)(内源性机制)接触反应组织因子(TF)Ca2+血管内皮细胞VIIVIIa抗凝系统XIXIaIXIXaⅧ磷脂Ca2+ATVIIIaPCXXaV凝血酶PSVa磷脂Ca2+TAT凝血酶原凝血酶APCXIIIXIIIaF1+2Ca2+Ca2+纤维蛋白聚合物(可溶性)蛋白C抑制剂(PCI)纤维蛋白原APC-PCI稳定性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单体SFMCf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内源性机制)纤溶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fpBβ15-42fpBβ1-4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外源性机制)D-dimerα2纤溶酶抑制剂(α2-PI)PIC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t-PA?PAI-1复合体(t-PAIC)止血与血栓系统的作用机理FVFVIIIAT凝血酶?纤维蛋白原?α2-PITATPIC?FDP/DD?复合物纤溶酶?t-PA?纤维蛋白?TM?PC?APC?t-PAI?C?纤溶酶原?PAI?PS内皮细胞vWFPLT?TAT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PIC纤溶酶-α2PI 复合物TM血栓调节蛋白t-PA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 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复合物新标志物的检测历史§A tanned red cell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immunoassay (TRCHII) for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thrombin-antithrombin?III?and plasmin-alpha1-antiplasmin complexes in human plasma. Collen D. Thromb Research. ?1975 Jul;7(1):235-8.。国内最早发表有关文章王结义, 贾海燕. 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的测定.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989(3):163-166. 王建茹. 血栓调节蛋白及其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 1997(4):215-216.魏文宁, 宋善俊, 刘仲萍,等.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及临床意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8(1):39-41.王鸿利, 李建新, and 陈红兵. 凝血酶-抗凝血酶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中国实验诊断学 5(2001):211-213.杨林花, 董春霞, 王凤芝,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J]. 血栓与止血学, 2004(1):8-10.传统技术限制了凝血-纤溶新标志物的广泛开展传统方法检测新标志物难以普及高敏化学发光法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局限 灵敏度高: 高敏化学发光法,可达到10-21mol/L,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速度快: 17min可报告结果,满足临床时效性要求。 自动化: 操作与凝血仪类似,规避人工干扰,结果更可靠、性价比高。化学发光法检测TAT、PIC、TM、t-PAI-C可在实验室广泛开展HISCL 检测原理(化学发光-免疫法)PIC(两步夹心)TAT (两步夹心)tPAI.C(一步夹心)TM(两步夹心)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Xax VaPL, Ca2+凝血酶抗凝血酶(AT):TAT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原F1+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①FpA血浆半衰期TAT:3-15分钟 凝血酶在血液中半衰期几秒,直接测定困难; TAT:凝血酶与抗凝血酶1︰1结合的复合物,直接证实凝血系统启动, TAT升高:证实凝血酶合成增多,凝血系统激活的直接标志物,提示血栓形成倾向。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检测意义 Xax VaPL, Ca2+凝血酶抗凝血酶(AT):TAT肝素辅因子II(HCII)血栓调节蛋白(TM)吸附于纤维蛋白凝血酶原F1+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①FpA血浆半衰期TAT:3-15分钟 TAT升高: 血栓前状态,凝血系统激活和抗凝消耗, 可早期预测血栓形成和复发: DVT、PE; DIC,pre-DIC ; 部分房颤、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 T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