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洞庭湖生态治理政策变迁研究-湖南文理学报编辑部.PDF

近代以来洞庭湖生态治理政策变迁研究-湖南文理学报编辑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 年 1 月 武陵学刊 Jan.20 17 第42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Wuling Vol.42 No.1 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代以来洞庭湖生态治理政策变迁研究 顺东 肖小勇 湖南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常德 4 15000 ) 摘 要 在人口压力尧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 直到1998 年大洪灾爆发 洞庭湖治理政策才从湖区生态 治理服务于经济发展 转变到真正注重洞庭湖自身的生态治理上来遥 2014 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 略 标志洞庭湖生态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遥 近代以来 关于洞庭湖治理的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数量明显增 多 质量明显改善 到目前为止 生态治理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为湖泊生态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遥 生态治理的指导思 想尧内容和手段均实现了重大转变遥为促进洞庭湖生态治理和开发 需要完善洞庭湖生态治理政策体系 健全生态治 理协调与执行机制 完善全员参与的生态治理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遥 关键词 洞庭湖曰生态治理政策曰变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 14 20 17)01-0024-07 2014 年4 月22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 湖生态治理决策提供借鉴。 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 一尧 洞庭湖生态治理政策的历史演变 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 湖经济区”。这标志着洞庭湖的生态治理进入了一 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对洞庭湖生态治理的政策 个新阶段。学术界对洞庭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 根据其主要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大体可以划分为四 果,主要围绕洞庭湖的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对 个阶段。 洞庭湖的影 展开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探 ( (一)第一阶段 1840—1949):朦胧的生态治理 讨政府行为对洞庭湖的影 。王克英着重研究了洞 进入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的急增,人类围湖造 庭湖治理和开发,尤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到 田,与水争地。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洞庭湖区只有 1998 年间政府的重要决策;李跃龙等探讨了洞庭湖 ,清代增加到 民国末年 100 多处垸子 700 ~800 处, 污染治理状况和湿地保护状况;钟声等分析了政府 [1] 堤垸多达1 128 处 。堤垸的大量增加,严重影 了 政策对洞庭湖生态环境变迁的影 。也有部分学者 洞庭湖的调蓄功能,使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且灾害程 从立法层面进行了研究,周训芳对洞庭湖湿地保护 度越来越严重。大洪灾发生频率从276 年至 1552 的地方立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徐红霞对洞庭 年平均80 年一次,到 1851 年至民国末年缩短为平 湖水资源保护提出了制度分析框架;鲁勇则提出需 [2]158 晚清及民国政府开始 均每5 年一次 。为此, 萌发 要制定一部洞庭湖管理条例①。本文拟从生态治理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