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obath疗法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①上肢:使其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 ②下肢:使其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踝背屈,可对抗下肢的痉挛。 (3)肩的抗抗痉挛模式应 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肩胛周围肌肉的痉挛,使肩胛带后缩、下沉,影响肩胛骨的正常活动度。 因此肩的抗痉挛模式应为使肩向前、向上。 (4)手的抗痉挛模式 Bobath式握手:患者双手及上肢同时活动时常用的抗痉挛的模式,或对患者下肢进行训练时,为防止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患侧上肢屈曲痉挛。 将腕关节、手指伸展、拇指外展,并使之处于负重位。 手指的缓慢持续牵拉。 (5) 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肌张力 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 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利用阳性支持反射(PSR) 利用交互性伸肌反射(CER) (二)、关键点的控制 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 (二)、关键点的控制 左右牵拉患者躯干 交替将胸部 挺起、下压训练 抑制躯干肌痉挛 (二)、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 ①头部的屈曲(前屈):头部前屈使全身屈曲模式占优势,对全身伸展模式起到抑制作用,对屈曲运动起到促通作用。 可在仰卧位、坐位、立位体位时进行。 (二)、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 ②头部的伸展:头部伸展可促通全身的伸展模式与伸展运动,抑制全身屈曲模式。 可在俯卧位、立位上进行手法操作。 坐位上进行此手法操作可能会妨碍髋关节的屈曲 (二)、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 ③头部回旋:可以破坏全身性屈曲和全身性伸展模式,诱导体轴内回旋和四肢的外展、外旋模式和内收、内旋模式。 (二)、关键点的控制 ①肩胛带前伸:可使全身以屈曲占优势,可以抑制头部向后方的过度伸展及全身的伸展模式。 也可以诱导上肢伸展状态的向前伸出,可促通肩胛带向前方突出。 (二)、关键点的控制 (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调节 ②肩胛带后缩: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可以抑制因头部前屈而致的全身性屈曲模式。 (二)、关键点的控制 (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调节 ③上肢水平外展:通过在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旋位上(手心向上)使上肢水平外展的操作手法,可抑制屈肌痉挛(特别是胸部肌群和颈部屈肌群)。 并促通手与手指的自发的伸展,促通下肢的外旋、伸展 。 (二)、关键点的控制 (3)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调节 主要用于坐位和立位 。 ①骨盆带前倾: 坐位:可促通上半身以伸展占优势,下肢以屈曲占优势。 立位:可形成身体的前倾姿势和全身性屈曲模式 ②下肢伸展位上外旋:可以促通下肢的外展及踝关节的背屈。 ③足趾背屈:通过手法操作使足趾,特别是2、3、4、5趾背屈时,可抑制下肢的伸肌痉挛,促通踝关节背屈及下肢的外旋、外展。 (三)、促进正常姿势反应 (1)、翻正反应 (2)、平衡反应 (1)、翻正反应 是指当身体偏离正常姿势时,人体会自发性地出现恢复正常姿势的动作,即头部位置,头部对躯干位置,四肢对躯干位置等恢复正常的一系列反应,称为调正反应。 根据感受刺激部位和动作效应出现的部位,可将调正反应分为以下四类: (1)、翻正反应 1)发自颈部,作用于躯干:由于头部与躯干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使躯干转动,如在仰卧位时将头部转向一侧,由于头部受刺激而出现胸、腰、下肢转动。 2)发自迷路,作用于头部:当躯干位置倾斜时,保持头部直立,面部垂直,眼睛水平位的动作,例如,病人坐在椅子上,被动向左、右倾斜时的头部反应。 (1)、翻正反应 3)发自躯干,作用于颈部:其反应为上半身或下半身扭转时,另一半随之转动成一直线,例如,病人仰卧,将肩胛带或骨盆扭转,带动躯干转动。 4)发自眼睛,作用于头部:当躯干位置倾斜时,由于来自眼部的刺激,而将头部保持正确位置。 (2)、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属于动态反应。 是比调整反应更高级的维持全身平衡的一种反应。 当人体突然受到外界刺激引起重心位置改变时,四肢和躯干出现下意识的、自发的运动,以恢复重心到原有稳定状态。 Bobath通过对正常人观察到的平衡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运用患侧肢体,加强患侧肢体的正常应用以及促进正常运动运动模式的出现。 (2)、平衡反应 训练平衡反应时,可选择肘支撑卧位、手膝位、坐位、跪立位和立位等体位下进行(如图1至图7),治疗师从前方、后方、侧方或对角线的方向上突然推、拉患者,使之保持身体平衡,不致摔倒,从而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 (2)、平衡反应 图1 在肘撑俯卧位上的平衡训练 图2手膝位的平衡训练之一 (2)、平衡反应 图3 手膝位的平衡训练之二 (2)、平衡反应 图4坐位上的平衡训练之一 图5坐位上的平衡训练之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