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测量与评估 绪论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介绍 智力测验(3×2) 人格测验(4×2) 心 理 测 量 概 论 主要内容 心理测量与测验 ——历史回顾 心理测量与测验 ——概述 第一讲 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 一、什么是心理测量 二、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思想与方法 三、西方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四、我国现代心理测验的历史与发展 一、什么是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 什么是测量(measurement) ? 测量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确切地说,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属性赋予数量的过程。 教育与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主要是指对人在智力、学习能力、学业成就、兴趣爱好、品德、个性等心理属性的行为样本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量化测定。 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ing)? 安妮·阿娜斯塔西(Anne Anastasi)的测验定义 安妮·阿娜斯塔西(Anne Anastasi)的测验定义 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1961)。 行为样本(behavior sample):测验是对小型的、经过仔细选择的个体行为样本进行的观察和评定。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以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客观测量(objective measurement): 如果测验的实施、评分、分数解释与特定主试的主观判断无关,则测验就是客观的。 难度(difficulty):测题的难度应有适当的安排。 信度(reliability):测验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测验或等值复本再次测验相同被试时,所得分数的一致性。 效度(valiability):效度表示测验实际测量到它意欲测量的事物属性的程度。 二、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思想与方法 孔子的个体心理差异思想 孟子的“心理可测”思想 我国古代先哲的“知人之法” 周代的“试射” 《六韬》:“知有八征”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 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刘劭的“八观” 汉代考试、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 民间的“抓物试儿”(周岁试儿、抓周) 智力游戏工具:九连环、燕几图、蝶几图、七巧版 孔子的个性差异思想 性相近,习相远。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论语》 孟子的心理测评思想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可以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周朝的“试射”选拔 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人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 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以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 ——《礼记 · 射义》 《六韬·选将篇》:“知有八征” 周武王:如何知道“士之高下”? 太公曰:知有八征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以间谋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贤主论人之道:“八观六验” ——《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论人》 八观 通则观其所礼 贵则观其所进 富则观其养 听则观其行 止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六验 喜之以验其守 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以验其节 惧之以验其特 哀之以验其人 苦之以验其志 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文集》之《知人性》 “九品中正”制与刘劭《人物志》的“八观”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和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的选士制度。州郡县设大小“中正”官,评选士为“九品”。 刘劭受命制定了“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 用以考核百官。 他在《人物志》中的“八观”篇中论述了如何根据人的实际行为,检验其才性。 中国民间的“抓物试儿”(周岁试儿、抓周)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镂,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