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二) Word版含答案.doc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二)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历 史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前因八股机文,积弊太深,特谕令改试策论。”诏令一出,大学士刚毅立即反对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这段材料反映出 A.废除科举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B.对于八股文的积弊已达成共识 C.戊戌变法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 D.中国知识分子只接受传统教育 2.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 B.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 C.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3.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 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5.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做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士绅积极适应社会潮流 B.绅商主导近代社会变革 C.变法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6.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7.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与北大学子共度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学堂 D.黄埔军校 8.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9.1860年北京政变后,慈禧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最高的掌权者;1898年,面对瓜分之祸的光绪皇帝,颁布了《定国是诏》推行维新变法。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后党和帝党矛盾尖锐 B.清政府内部机制发生了改变 C.清政府顺应了近代化的潮流 D.清政府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10.《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 A.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C.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第II卷 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6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