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社科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沈阳市外来物种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启示录 钱 澄 (武汉工程大学政法系,湖北 武汉 430000 ) 摘要:外来物种入侵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安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逐渐丧失。我国由于现行法律的不 足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备受威胁,经济损失惨重。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当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 用,加强对于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有效抵制有害物种的入侵,为相关的生物安全立法争取时间及累积经验。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外来物种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从 1979 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到 2002 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台,我国的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得以最终确立。依《环境影响评价法》第 2 条的规定,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 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 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由此可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我国当 下摸索建立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制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目前对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机制尚 未建立健全,应当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作用,加强对于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价,保护我 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环保总局表示,我国将采取措施遏制外来物种入侵,保证生态安全, 引进外来物种也必须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在地方政府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上,已经出现采 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例子,如沈阳制定的《沈阳市外来物种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外来 物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外来物种引进的监管工作。 一、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损害及根本成因 (一)损害现状 “我国因为外来物种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 1198 亿元,占到我们国内生产总值的 1.36%.” 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专题报告会”上,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院士说出 这样几个数字。如不对外来物种给予适量的监督和控制,会造成大问题,外来侵入物种会破坏 我国的生态环境。“ 比如紫茎泽兰,它们每年以几公里速度向北推进,牛羊吃了后,嘴巴都会 烂掉。”分析和计算表明,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 198.59 亿元。以物种论,美洲斑潜蝇、豚草、褐家鼠、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紫茎泽兰造成 的损失均在 10 亿元以上,是危害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严 重后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1、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 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比如水葫芦,它是我国 20 世纪 80 年 代时为了解决猪饲料问题,特地从南美洲引进的。时过 20 年,由于改变了自然环境中的制约 因素,水葫芦毫无节制地泛滥成灾,一些地区每年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打捞和铲除。 甚至需从原产国引进天敌害虫,人为地构筑食物链,以害除害。水葫芦在我国广大水域所向披 靡,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我国南方诸省危害严重。这种原产南美洲的这种观赏植物,已经 1 在中国的很多水域上泛滥成灾。 2、破坏生物多样性 外来物种一旦形成入侵局面,就会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 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还可以通过竞争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当地物种的生长或 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在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同样存在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以素有“基因宝 库”美誉的云南省为例,由于外来物种入侵,云南的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省大约 1/3 的鱼种日趋减少或濒临灭绝,濒危鱼种几乎达到2/3,云南鱼类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云南的 滇池过去曾有 16 种本地高等植物,但随着水葫芦的疯长,目前仅剩 3 种本地植物在夹缝中勉 强生存,这种情况在浙江、上海等地的河流和湖泊中同样在发生。 第二,对社会经济的损害 专家们根据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外来入 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为 1000.17 亿元,其中对 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 998.25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