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状况及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倔所碍宪考考2007年第43期(总第2099期)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 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在2001年时占整个工 数自2002年以来一直大于1(2002年为1.19;业产值比重的31.08%,而能源消耗却占整个工 2003年为1.61;2004年为1.60),总体能源消耗业能耗的68.03%;而到2004年,这10个高能耗 强度不降反升。那么,能源消耗强度上升主要原 产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比重仅上升到 因是什么?表15反映的是10个主要耗能行业32.38%,而能源消耗却占整个工业能耗的 2004年经济普查与2001年的能源消耗对比情72.51%(发电煤耗计算法)或78.46%(电热当 况。数据显示,能耗最高的10个行业中(分别是 量计算法)。由此可知,这些能源消耗强度大的 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 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幅度要大于其工业产值 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 比重上升幅度,即高耗能产业在能源消耗方面存 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 在粗放化趋势。这是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居高不 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下、能源消费弹性上升的主要原因。 表15 主要耗能产业能源消耗变化 % \\ 年度 2001年 2004年经济普查 ~ 比重\\ 总产值 能源消费 总产值 能源消费比重 能源消费比重 砀卜心 比重 比重 比重 (发电煤耗计算法)(电热当量计算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0 100 100 100 100 煤炭采选业 1.60 4.39 2.02 4.17 4.3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91 4.34 2.28 2.59 2.62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9 0.67 O.29 O.64 0.55 造纸及纸制品业 1.89 2.10 1.67 2.29 2.18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4.81 8.49 4.43 7.71 9.27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6.60 13.95 6.42 14.90 15.4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22 10.8l 3.70 13.44 15.5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98 18.56 8.40 21.7l 24.6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48 4.22 2.97 4.70 3.37 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O.19 0.5l 0.21 0.37 0.41 合 计 31.08 68.03 32.38 72.51 78.46 注:由于原始数据原因,2001年的能源数据是指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而2004年 经济普查的数据是指各行业能源终端消费占整个工业终端消费量的比重。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状况及问题 一、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见表1),2004年比2000年科技活动人员增 万方数据 锯钎研宪考考2007年第43期(总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