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多倍体与单倍体植物 1 染色体工程 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替换同种或异种整条或部分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性和选育新品种的一种技术。 在真核生物的体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染色体发生整倍性增加,就产生多倍体细胞或生物体。 2 多倍体植物 2.1 多倍体的概念和种类 2.1.1 概念 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特有的、 维持生物体生存最低限度数目 的一组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一组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数目 以X表示 高粱 X=10 小麦 X=7 棉属 X=13 玉米 X=10 甘薯 X=15 豌豆 X=7 稻属X=12 2.1.2 多倍体种类 2.2 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2.2.1 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器官的巨型性 一般表现在叶大;茎粗;花大,色浓;果实、种子、细胞、气孔、花粉都大。 如三倍体、四倍体葡萄粒大;四倍体萝卜主根粗大。 育性差,结实率低。 一般同源多倍体结实率低。 原因:同源多倍体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间配对不正常,易出现多价体,致使多数配子含有不正常染色体数,因而表现出育性差,结实率低。 园艺植物大多数同源多倍体为无性繁殖植物,育性差但不影响在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水果来说,无籽或少籽为优良性状。 而异源多倍体,与远缘杂种相反,是高度可育的。来自父母本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自行配对,不出现多价体,表现为自交亲和,结实率较高。 3) 抗逆性强 多倍体新陈代谢旺盛,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为抗病、抗旱、耐寒,分布广。 如多倍体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高山上多倍体多;在炎热夏季的稻田里常发现多倍体花粉粒。 4) 营养成分高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植物碱等表现偏高。 如四倍体番茄Vc含量比二倍体高一倍。四倍体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 2.3 多倍体植物培育 生物体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进行增减,当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它是许多生物群体染色体进化的重要特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多倍体物种,蕨类植物中多倍体可能高达50%被子植物中大约有3035种的多倍体,其中70%的禾本科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植物最重要的进化方式之一。因此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多倍体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为进化提供大量证据而且在生产实践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2.3.1 物理诱导方法 主要有温度激变、射线照射、机械损伤、电离辐射和摘心等均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实例: 中粒种咖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用骤变低温8℃-10℃直接处理花器官可获得大量二倍性花粉粒; 用紫外光照射甜菜花芽20min分钟也能导致自交后代中有2株产生大花粉; Co射线照射处理萌动的杜仲种子、r射线照射珍珠粟、x射线照射水稻也可以产生多倍体。 机械损伤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植物的组织被切伤或嫁接后往往在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某些愈伤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能自然加倍,将来发育成多倍体枝条如在茄科植物中通过反复摘心打顶而诱导四倍体的产生,其频率可达10%。其实最早的物理诱导方式就是在番茄上通过打顶而实现的。 2.3.2 化学诱导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化学诱变剂其中尤以秋水仙素处理效果最好。值得注意的是秋水仙素有剧毒为淡黄色粉末针状结晶易溶于凉水但不溶于热水它是从秋水仙的鳞茎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在于它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单体分裂但胞质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时注意浓度和处理时间秋水仙素的有效浓度为0.01-1.0%,而以0.2-0.4%应用范围最广。 处理时间一般不少于24h,可因使用浓度大小而异。 处理温度一般18-25℃. 1)活体条件下的诱导 秋水仙素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产生作用因而生产上常选用萌动或萌发的种子、幼苗、正在生长的嫩梢及芽为处理材料,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乳剂对材料进行浸渍、涂抹、滴液、注射等方法处理诱导。 多种果树采用此方法均获成功如猕猴桃。 2)离体条件下的处理诱导 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使以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为诱导材料再由诱导加倍的细胞分化成植株成为可能,它不仅能减少或避免常规处理易产生嵌合体的干扰,获得同质的多倍体提高诱变效果,而且能在人为控制实验条件下反复多次试验提高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患者权利(医院)B-03 患者知情同意.pdf VIP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机械类_王兰美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PICC在新生儿中的运用.ppt
- 2025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 投影机 - 富可视 - IN3138HD说明书.pdf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单招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 VIP
- 二年级上册浙科版综合实践第二课 管理我的书包 - 活动B书包变轻了.pptx VIP
- 应用文写作之活动报道高中英语作文课课件 2023届高考英语写作专项.pptx
- GBT43562-2023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