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痛经 * ppt课件 概 念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 经前或经期仅有小腹或腰部轻微的胀痛不适,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则属经期常见生理现象。 周期性的经期疼痛是常见的并且发生于大多数月经周期。痛经 常伴有腰骶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等 * ppt课件 分 类 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也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年轻未产女性。 继发性痛经: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 、宫腔粘连、宫颈狭窄等引起的月经期疼痛,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 ppt课件 妇科疾患与脏腑经络 病在冲任督带 治在肝肾心脾 重在调理气血 * ppt课件 痛经的病因病机 实证: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 虚证: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 肝肾亏损 、气血虚弱、阳虚内寒、 * ppt课件 证候分型(实) 气滞血瘀 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瘀阻胞宫、冲任。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 寒湿凝滞 内伤于寒,或过于贪凉,或久居阴湿之地,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以致胞宫、冲任气血凝滞。 湿热瘀阻 经期、产后(包括堕胎、小产后)摄生不慎而感湿热之邪, 湿热与血相搏结,流注冲任, 蕴结于胞宫, 阻滞气血, 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不畅,发为痛经。 * ppt课件 证候分型(虚) 阳虚内寒 素禀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胞宫失于温煦,经期气血下注冲任,寒凝血脉,使经血运行迟滞,发为痛经。 气血虚弱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或大失血后,气血俱虚,冲任气血虚少,经期、经后血海气血更加空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兼之气虚血滞,无力流通,因而发生痛经。 肝肾亏损 多因禀赋虚弱,肝肾本虚,或因多产房劳,损及肝肾,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宫失养,经期、经后血海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致痛经。 * ppt课件 辨证论治 痛在经前、经期之初、中多属实; 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后多属虚。 疼痛剧烈、拒按、掣痛、绞痛、灼痛、刺痛多属实; 隐隐作痛、坠痛、喜揉喜按多虚。 * ppt课件 辨证论治 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则减轻或刺痛、持续作痛者多为血瘀; 胀甚于痛,时痛时止者多为气滞。 绞痛、冷痛得热痛减多属寒; 灼痛得热痛增多为热。 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 痛在腰际病多在肾。 * ppt课件 治疗原则 痛经的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胞宫气血为主。 月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同时应因时治宜。 * ppt课件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 川芎 赤芍 桃仁 红花 枳壳 延胡索 五灵脂 丹皮 乌药 香附 甘草 膈下逐瘀行气滞,台乌香附延胡枳, 甘草丹皮芎归芍,逐瘀桃红配灵脂。 * ppt课件 阳虚内寒证 主要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润。 治法:温经扶阳,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吴茱萸 当归 芍药 川芎 人参 生姜 麦门冬 半夏 牡丹皮 阿胶 甘草 桂枝 * ppt课件 寒湿凝滞证 主要证侯: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 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肉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少腹逐瘀小茴香,芎归桂花与干姜, 延胡灵脂蒲黄没,祛寒化瘀效力强。 * ppt课件 湿热瘀阻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或平时小腹痛,经来疼痛加剧,或伴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紫红,苔黄而腻,脉滑数或涩。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清热调血治痛经,温热瘀结两皆清, 桃红四物连莪术,延胡丹附腹痛轻。 * ppt课件 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圣愈汤(《兰室秘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2篇 .pdf VIP
- S7-1200 通过工艺对象控制 V90伺服PN 运动控制.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青桐鸣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pptx
- 【微盟研究院】2024年视频号商业化趋势洞察研究报告.pdf VIP
- 临床常见疾病康复治疗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婴幼儿照护理论与实践--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指导.pptx VIP
- 平台+应用-传统it架构的微服务改造 P35.pptx VIP
- 甲状腺超声诊断标准PPT课件.ppt VIP
- 2023年大学英语三级语法知识总结汇总.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