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姚新中著赵艳霞译.pdfVIP

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姚新中著赵艳霞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近百年来 ,对于世界各地 区的不 同传统进行 比较研究 ,不仅 成为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 的重要工作之一 ,也成为摆在哲学家 、 伦理学家 、神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面前 的一个迫切任务 。随着世界 的不断变小和旅游与交流 的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我 们 已经进入 了这样 的时代 :在 这个 时代 中,每一种 世 界性 的宗 教 ,无论是规模宏大 的还是范 围狭小 的,都 已经或正在经历着与 其他不 同宗教传统的交互作用 。在 当今人们心 目中,宗教 的世界 不再是 由种种不 同宗教堆砌而成 的杂 品堆积体 ,而是一个具有 多 种框架结构 的统一体 。当然 ,就像不 同传统之 间相互依赖 、共 同 存在一样 ,由宗教之 间的差异与排斥所导致 的宗教冲突与斗争总 在继续 ,有时甚至 比以往表现得还更为激烈 。当我们 即将进入公 元后 的第三个千年之 际,寻找一种能够使不 同宗教系统之 间和平 共处 、相互补充 的有效方式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人 类繁荣以至人类生存本身的必要条件 。 宗教 比较研究 的正误 因为宗教世界 自身 中存在着差异和相互依赖 ,所 以宗教 的比 较研究是必要 的;由于人类表达其宗教理想的方式是多样化 的, 因此宗教 的比较研 究是可能的。对于现实世界及来世 ,人们持各 种各样 的不 同观 点 。表面上看来 ,这些观 点相互悖离 。但许多学 第 2 页 者坚信 ,在这 些表面相 互悖离 的观 点下面 ,一定 隐藏着有 关世 界 、人生和来世 的共识 。这些共 同的认识 ,就为对宗教 的比较研 究提供 了坚实 的基础 。在对于人类宗教本性持积极态度 的哲学看 来 ,就像涓涓细流可 以最终聚集成浩瀚 的江河一样 ,不 同的宗教 理论及其实践也可 以整合为一个综合体 ;每个具体 的宗教都是这 一综合体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并都会为这一综合体 的发展做 出 自己的特殊贡献 。这一哲学认为 ,各种各样 的种族 、民族与人 民 具有一种共 同的基本宗教框架 ;尽管他们关于宗教理想的表达方 式或许各不相 同,但是 ,他们所追求 的精神 目标却是共 同的,或 者至少是相似 的。正是在这种假定下 ,人们探索 了对于世界各种 不 同宗教进行 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并且进一步断言 :世界宗教 的 融合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成为现实 。 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一种截然不 同的看法 。对他们而言,与 其说各种宗教在本质上是趋 向一致 的,倒不如说他们基本上是背 道而驰 的。不 同的宗教之 间不仅缺少相互交流 的空 间 。而且更难 于相互补充 。正因为如此 。他们对宗教 比较研 究持一种消极否定 的态度 。他们认为 ,宗教 的价值属于主观性领域 。在主观性领域 用相 同的评判标准去评价不 同的宗教观 点是不可能 的;因为在宗 教领域没有任何和运行于科学领域那些具有普遍命令特性规律相 匹配 的原则 。在实证主义哲学 的影 响下 ,一些学者坚持认为 ,宗 教 比较研究只能在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才 能开花结果 ,而在 哲学与宗教研 究领域则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理 由是 :前者是描述 性学科 ,后者则属于规范性 的学科 。作为描述性学科 ,宗教 的社 会学与人类学研究当然能够为我们扩充有关世界各种不 同文化与 传统的知识 ;但是 ,要对宗教作规范性研 究,比较研 究除了为我 们增加迷惑与混乱之外 ,并不能带来任何新 的知识 。他们认为 , 世界宗教 的和谐不可能 由 “哲学想象”来创造 ,而 只能来源于我 们对于各种宗教本身的认知 。差异是人类宗教信仰 的本质 ,这一 第 3 页 本质决定了任何妄想使不 同信仰和谐共存或把不 同信仰粘合在一 起的企图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概而言之 ,尽管这两种不 同的观 点在有关宗教 比较研 究的可 能性方面都做 出了 自己独特 的贡献 ,都有 自己的建树但 是两者 都没有全面地把握真理 。一方面 ,二者都没能提供任何强有力 的 证据使我们确信人类宗教信仰 的差异性本身会 阻碍我们对不 同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