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新论-殷南根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五行 ”一词 ,不仅常见于我 国古代文献 中,而且常为今人 所谈及 。按理说 ,其本义是该早就澄清 了的,可是不然 。已经提 出的见解 ,至少可分为五用 (五种为人所用 的物质 )、五道 (五种 规 律 )、五 德(五 种 德 行 )、五 类 、五 星(五 大 行 星 )、五 气 诸 说 。 这些说法 ,尽管都各有所据 ,并且都各获得一部分人 的认 同,但 从根本上来讲 ,诸说并存却意味着 问题本身仍是一个谜 。 这个谜之所 以难解 ,主要是因为原始五行说 的产生时代难 以 确定 。在我国古书上,关于原始五行说产生时代的记载 ,本来就是 迷雾重重。《白虎通义》认为五行是伏羲所造,褚少孙补 《史记 历 书》认为五行是黄帝所建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载蔡墨之言认 为少皞时代 已设五行之官,《尚书 洪范》所载箕子之言则认为五 行之法是夏 禹治水 时,天赐所得 。这类记载 ,谁是谁 非 ?若不解 决 , 五行本义就只能为历史的迷雾所笼罩着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古书上的记载作些分析。古 代中国人著书立说 ,向来是 “言必称古”,自己有了思想,总喜欢 假托传说 中的 “古圣贤”之 口表述 。这样 的文献 ,在 “崇古 ”成 风的时代,比比皆是。我们对于这样的文献 ,是不可一味盲从的, 因为它们所反映的,未必是 “古圣贤”的思想 ,也许只是著书立 说者所处时代 的思想水平或状况 。有见于此 ,我 以为 ,能否搞清 原始五行说 的产生时代和五行之本义 ,关键就在于我们 能否将 “五行 ”一词在我国文献中的最早出处确定下来 。 第 2 页 从文献上来看 ,“五行 ”一词 ,最早见于 《尚书 》 。《尚书 》言 及 “五行”者,一是 《甘誓》,二是 《洪范》。这两篇文献,都称 夏代 已有五行说 。历史实际果真如此吗? 先说 《甘誓》。 《史记 》卷二 《夏本纪》云:“启 即天子之位 ,有扈 氏不服 ,启 伐之 ,大战于甘 ,作 《甘誓 》。”对 《甘誓 》篇名 的解说 ,在先秦 至两汉 的文献 中也有一些记载 ,认为是 禹或夏后相在甘地与有扈 氏作战的誓词 这无关紧要 。我们只需辨明, 《甘誓》所记言论与 夏人思想是否相符 。为 了说清这个 问题 ,我们且把 《甘誓》全文 抄 录 下 来 。《甘 誓 》全 文 是:“大 战 于 甘 ,乃 召 六 卿 。王 曰:‘嗟 六事之人 ,予誓告汝 :有扈 氏威侮五行 ,怠弃三正 ,天用剿绝其 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 ,汝 不恭命 ;御非其马之正 ,汝不恭命 。用命 ,赏于祖 ;弗用命 ,戮 于社 ,予则孥戮汝”。这话流畅易懂,绝非夏代文字,而是后人对 前人史事 的追述 ,这是可 以肯定的。而 《墨子 明鬼篇》 曾全文 引用 ,又说 明至迟到战国时,它 已流传于世 。问题在于 ,后人所 追述的内容中有 “五行”字眼,我们该怎么看待?对于 “五行”, 《甘誓》本身未作解释, 《墨子》全文引用也未作解释,至汉代经 师始将其释成金木水火土 。从上文可知 ,关于五行之本义 ,学术 界有多种说法 。但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各种不同的说法中,有 一点却是相 同的,即五行之名称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这说 明,大 家都认为 ,五行说之产生 ,是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可是 ,自然 界有万事万物,五行说当初产生的时候 ,为何只谈金木水火土呢? 我以为,这种现象当是由于金木水火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所致 。 但金木水火土并非一开始就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其与人类生 活密切相关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 。水火木土与人类 生活密切相关 ,都可追溯到人类 的原始时代 ,而金则不然 。所 第 3 页 我想在此略为考察一下金与我 国古人生活的历史关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