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力车辆责任
特殊侵權行為 概說 一般侵權行為(184) 自己責任 過失責任 被害人的舉證責任 特殊侵權行為 1.為他人的行為負責:187, 188, 185 2.對物責任:為危險負責:190, 191, 191-3, 191-2, 191-1 推定過失責任、危險責任 舉證責任倒置,推定因果關係 共同侵權行為 減輕舉證 明定連帶 共同侵權 共同加害行為(185I前,184 I,II) 主觀共同行為 客觀共同行為(行為關連共同) 共同危險行為(185I後) 造意(185II) 故意行為 幫助(185II) 故意行為 共同加害行為 須共同行為人皆構成侵權行為,始能成立。 1.須加害人為數人 2.須加害人均該當侵權行為要件 3.數人行為有共同關係 連帶責任 內部分擔:依過失比例定之(類推217) 共同加害行為 共同行為(民185i前包含這二種類型) 1.主觀共同行為(De) 意思聯絡+行為分擔 可能的因果關係 共同加害行為 2.客觀共同行為 行為關聯共同:(故意或過失)行為,均為「同一損害」之共同原因即可。不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以保護被害人。 共同的因果關係 行為關連共同 99台上529:按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對於被害人所受損害,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係因數人之行為共同構成違法行為之原因或條件,因而發生同一損害,具有行為關連共同性之故。民事上之共同侵權行為,並不以共同侵 權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意聯絡為必要,如在客觀上數人之不法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已足以成立共同侵權行為。則數過失行為具有共同原因關係者,因果關係之判斷,自應累積共同判斷,不得割裂分別判斷,經判斷認具有共同原因之各行為與結果間,即有因果關係存在。 共同危險行為 意義 數人為加害行為,但致生損害之加害行為只有部分人,惟不知誰是真正加害人者。 目的 避免受害人因無法證明加害而不能求償。 受害人只要證明損害與有關聯多數人整體行為有因果關係即可,不必就個別行為人證明。(選擇性因果關係) 共同危險行為 效果 連帶責任 若能證明某一行為人應負全責,其他人即可免責。 他行為人亦可證明其行為絕無因果關係者,可免責。 造意、幫助 故意行為 造意:教唆他人使生為侵權決定者。 幫助:給予他人助力,使他人易為侵權行為。 從屬性 主行為須構成侵權行為,造意人及幫助人始負共同侵權責任。 連帶責任 公務員侵權行為 公務員侵權行為 1.公務員與職務無關事項侵害他人 2.公務員執行國家私法事務而侵害他人 3.公務員執行公務侵害他人 民186,國家依國賠法 公務員侵權行為 1.公務員 依法令從事公務之人員(參國賠法) 受託行使公權力? 如拖吊車,應有適用 公務員侵權行為 2.違背職務 公法上職務 3.對第三人 指其權利因職務執行而直接或間接受影響者,但該職務至少具保護個人利益之目的。 4.損害 5.因果關係 6.違法性 7.故意或過失 公務員侵權行為 限制責任:故意責任 區分故意/過失行為 備位責任 被害人有其他救濟方式而不用,公務員無責(186ii) Ex訴願或行政訴訟方式or上訴或抗告 國家的先位責任(國賠法)、土68(錯誤登記責任) 法定代理人責任 法定代理人責任(187) 法代的責任基礎 為他人行為負責 監督過失 推定責任 推定過失 推定因果關係 要件 1.行為人的法代:須負有監督義務者。 2.加害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 3.加害人該當侵權行為要件(184 I,II) 法定代理人責任 責任樣態 1.加害人有識別能力+法代須負責:連帶責任 2.加害人有識別能力+法代免責:加害人負責 3.加害人無識別能力+法代須負責:法代負責 4.加害人無識別能力+法代免責:均無責 法定代理人的免責 舉證免責 1.監督未疏懈 前置監督:平日教養 特定監督:具體行為的監督 考量因素 未成年人的個性、年齡、教育程度、先前行為 行為或活動之性質: 法代的情況: 2.無因果關係:縱加監督,損害仍會發生 衡平責任 衡平責任(188iii) 理論基礎:無過失責任。 要件:加害人無識別能力+法代免責:均無責 考量:行為人或法代及被害人之經濟狀況 行為人或法代:須為全部或一部之賠償 行為人賠 法代賠 行為人+法代賠 無意思能力者的準用(188iv) 行為人賠 僱傭人責任 僱傭人責任 責任基礎 損益兼歸 受僱人資力不足 選任監督注意 推定責任 推定過失 推定因果關係 連帶責任 僱傭人責任之要件 1.受僱人 客觀上被他人使用為之服務勞務而受其監督、服從其指示者 事實上僱傭關係,不以僱傭契約存在為前提 僱傭人責任之要件 2.受僱人為侵權行為(184I,II) 3.執行職務 主觀說: 客觀說: 內在關聯理論: 執行職務之範圍 行為外觀在客觀上足以認定為執行職務(90台上1991) 濫用職務行為 怠於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