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道德与伦理尽管常常被视为 同义词或近义词 〔 ,但在一些哲
学家中,它们每每被赋予不 同的涵义 。这里首先可 以一提 的是康
德。在其后期伦理学著作 《道德形而上学》 〕中,康德 曾将道德
形而 上 学 区分 为两 部 分 ,其 一 为权 利 的学说 (
,其二为德性 的学说( ,前 者 涉及 法权
关系 ,大致可 以归入法哲学或法 的形而上学之域 ;后者则主要被视
为伦理学的讨论对象。在这里,道德似乎具有更大的涵盖性 :它将
法哲学与伦理学均统摄于 自身 。
)英语 中表示伦理 的 来 自希腊文 、表 示 道 德 的 则来 自拉
丁 文 ,二者在原始语义上都与品格( 、习惯 等相关 ,贝
克主 编 的 伦理学百科全书》在界说 与 时 即指 出:“这 两 个 词
常常被相互替换地使用 。”
《道德形而上学 )一书是康德 的后期著作 ,在
的序 言 中,康德 已提及 ,该 书意在
为后来的 提供一个基础 ,但
直到 年才 出版,而 与
的出版时 间分别是 年与 年 ,前 后几
乎相距 年及 年 以上 。不过 ,在基本的思维趋向上,
与前此 的两书大体一致 。
第 2 页
与康德有所不同,黑格尔首先将道德与 自我的观念、意图联系
起来 ,认为:“道德 的主要环节是我 的识见 ,我 的意 图;在这里 ,主观
的方面,我对于善 的意见,是压倒一切 的。”(《哲学史讲演录 》第
卷 ,商务 印书馆 , 年 ,第 页 )在道德 中,自我规定应设想为
单纯的不安宁和单纯的活动 ,这种不安宁和活动从来未能达到任
何现实 的事物 。”(《法哲学原理 》,商务 印书馆 , 年 ,第 页 ,
译 文 据 英 译 本 作 了改动 ,参 见
按此理解,则道德似乎仅停留于主观的领域而 尚未达到现实界,当
黑格 尔将道德 的观 点理解为“应然 的观 点 ”时(参见 同上 ),他所强
调 的也是这一点:应然与实然之 间总是存在着某种距离 。对黑格
尔来说 ,较之道德,伦理更多地展开于现实生活,其存在形态包括
家庭、市 民社会、国家等 。作为具体 的存在形态 ,“伦理 的东西不像
善那样是抽象 的,而是强烈 的现实 的”(同上 ,第 页 )。不难看
出,在黑格尔那里,伦理已超越了主观之域而获得了客观、现实的
意义 。
当代的哲学家如 威廉姆斯从另一角度探讨 了道德与伦理
的关系 。在威廉姆斯看来, “道德应当被理解为伦理的特定发展,
这种发展在近代西方文化 中获得 了独特 的意义 。它特别强调这种
而不是那种伦理概念 ,尤其是发展了某种特殊的义务概念,并具有
某种特殊的预设。
因此 ,他 以“伦理 ”表示广义
的系统 ,以“道 德 ”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