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01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 1、有权列席的人员 2、列席的任务 3、检察长可以列席的情况 4、会议之前的告知 5、列席的检察长发表意见 (五)人民监督员制度 2015年3月,最高检、司法部制定了《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 1、仅限于自侦案件 2、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选任 3、3人,重大案件5人以上 4、表决没有强制效力,说明和复议 5、主要针对的是权力消极行使和侦查违法 6、与美国大陪审团、日本检察审查会功能类似 三、公安机关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 行政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大部分案件的侦查 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 (三)公安机关上下级是领导关系 (四)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四、监察委员会 (一)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规定。 (二)监察委员会的设置和上下级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三)监察委员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 五、其他专门机关 (一)国家安全机关负责刑法第110条规定的间谍案件的侦查。 (二)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三)中国海警局履行海上维权执法职责,对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四)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 六、诉讼参与人 ?(一)概念 (二)当事人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 (四)值班律师、保证人、见证人和具有专门知识的人 (五)单位诉讼代表人 第三部分:观点探讨 (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018年3月20日,全国人大通过了《监察法》。根据该法,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为履行上述职权,监察委员会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技术调查、通缉等措施。 根据2018年4月27日《国家监察委员会管辖规定(试行)》,监察委管辖六大类88个职务犯罪案件罪名。这六大类是:贪污贿赂犯罪、滥用职权犯罪、玩忽职守犯罪、徇私舞弊犯罪、重大责任事故犯罪、公职人员其他犯罪。 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 (二)检警关系 检警关系现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及其体现 检警关系现存的问题 检警一体化的争论: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 (三)人大对法院、检察院的个案监督问题 法院、检察院与人大关系现状 个案监督现象 对个案监督现象的争论 Week 01概述 郑 旭 图片小引 第一章 概述 案例一:专家意见书对刑事诉讼的影响 甲(未成年)等五人被指控犯有强奸罪。甲的律师乙,在北京邀请著名教授、律师、退休法官、检察官等十余人召开专家论证会,各位专家在听取了辩护律师的案情介绍和出示的部分辩护证据后出具了《专家意见书》,认为该案指控的事实并非真相,对甲等不应认定有罪。 问:审理案件的法院是否受此专家意见书的约束? 案例二:公民个人能否提起刑事诉讼 甲和乙承包的水稻田相邻。因灌溉用水纠纷,甲用铁锹将乙打成轻伤。 问:乙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案例三:人民法院能否审判人民检察院未起诉的犯罪事实 甲被指控犯有盗窃罪。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甲尚有杀人罪行。 问:人民法院能否直接审理甲的杀人罪行并对盗窃罪和杀人罪进行量刑? 案例四:民意能否成为适用死刑的标准 甲因在繁华路口无证摆摊被城管处罚,之后在城管办公室用刀将城管队员刺成两死一伤,逃离现场后被抓捕归案。经媒体报道后,网上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甲是弱者,甚至是“抗暴英雄”,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问: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时,是否需要考虑民众的感受?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