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诗鉴赏.docVIP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诗鉴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聚离散皆是缘 ----------- 送别诗鉴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意象与情感,提高学生对送别诗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送别诗答题技巧,对其他送别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送别诗表达的多样性的情感,感受送别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积累送别诗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难点:在解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千百年来,故土之思,亲人之念,挚友相别,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让我们走进送别诗,去感受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读是学诗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我们在诵读中走进我们的送别诗课堂。 (二)回顾知识 总结归纳 1、送别诗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日暮、落日 空间意象:长亭、阳关、南浦、歧路、古道 景物意象:子规、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酒、山、云、雁、雨 柳:(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在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甚至专门中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攀折。白居易在《杨柳枝词》中写道: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光普照大地,天涯海角无处不在,是离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是人们遥寄情怀的信使。 长亭:长亭是陆地送别之地,南浦是水边送别之地。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隔,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而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惘兴悲、触动心灵之事,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以长亭居多。 酒:实我离别之必备。临别之时,设宴饯行,殷勤劝饮,酒可以默传递朋友间的情谊,暗暗消释离别的痛苦。 流水:古人出行,常走水路,水的悠悠流淌,象征离情的缠绵不绝,流水一去不返,象征行人的渐行渐远;正因为水有多种象征意义,诗人才将送别之情投射于水意象之中。 3、送别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哪几种? (1)深情厚谊——李白《赠汪伦 (2)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不舍与哀伤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4)表明心志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送别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直抒胸臆 千山红树万山红,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离别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方干《衢洲别李秀才 》 2:借景抒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3、比喻、拟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4、白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三)深入剖析 探寻方法 1、题目标志:一般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时间意象、地点意象、景物意象 3、感情类型:伤感、宽慰、祝愿、勉励、担忧、思念、歌颂友谊 4、常用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物)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四)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 (课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课外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第一句写了什么意象,有什么表达效果?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