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 醉翁亭记 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作家作品,诵读课文,疏理文意(1、2段),
导入:
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提倡“文从字顺,务去陈言”。 又号“六一居士”: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
解决生字词:
请给下列词注音
壑 潺潺 晦 肴 蔌 觥筹 伛偻
四.初读课文:
五.疏通文章:
(一)一二组朗读第一段:
1、 学生提出翻译中遇到的疑问,集体解决。
重点字词:环 壑 名 蔚然 翼然 临 自谓 意
重点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赏析内容:
亭周边的环境:
环滁皆山——琅琊山——有亭翼然
远 ——————————— 近
面 ——————————— 点
亭名的由来:
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山水之乐)
3、堂上背诵:
(二)三四组朗读第二段:
1、 学生提出翻译中遇到的疑问,集体解决。
重点字词:幽 晦 若夫 芳 暝 秀
重点句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赏析内容:
第二段是如何写景的?写了什么景?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春)——— 乐亦无穷
佳木秀而繁阴(夏)
风霜高洁 (秋)
水落而石出者(冬)
3、堂上背诵。
六.布置作业:背诵1、2段;做《阅读感情》本课基础识记和整体感悟部分。
第二课时
理解文章3-4段内容,堂上背诵。
检查1、2段背诵情况:
学习第三段:
学生朗读:
疏理文章:
重点词语:负 于 伛偻 渔 肴 蔌 酣 丝 觥筹 颓然
重点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赏析:
第三段写游宴,共写了多少幅画面?请给这几个画面起一个小标题。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游山之乐)
学习第四段:
学生齐读第四段:
疏理文意:
重点词语:已而 阴翳 去 乐 谓
重点句子: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3、赏析:
(1)出现了7个“乐”字,其实写了多少中乐?
禽鸟之乐 众人之乐 太守之乐
(2)为什么要写禽鸟和宾客之乐?有一句话表现了作者复杂感情,是哪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既知禽鸟之乐,又乐众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
主旨:醉能同其乐
理解主旨:
贯穿全文始终的感情,体现在哪一个字上?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 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乐”:山水乐、游人乐、禽鸟乐、太守乐
五.作业:背诵三四段,巩固一二段背诵。
第三课时
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探究写作特色
一、理清全文思路:
醉——————乐
与民同乐
探究:
1、小组讨论欧阳修“醉能同其乐 ”的感受。
太守之乐不仅在于自然景色之美,更重要的还在于与民同乐的这一文章主
旨,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曲折地反映了他由于政治上失意,仕途坎坷,怀
才不遇,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可倾诉而又难以排遣的郁闷。
2、主题
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