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曲型复位方法 屈曲型伸直复位,伸直固定是方法之一。但石膏容易滑脱 另一方法,伸直复位后屈曲肘关节,向后推挤维持复位,然后经皮克氏针固定。 * 穿针方式 目前主要的穿针方式有外侧平行克氏针固定、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 定和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三种方式, * 内外交叉克氏针 内外交叉克氏针固定现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优点为创伤小、复位效果及稳定性好、住院时间短等。 但是其并发症较多,其中医源性尺神经损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Ahdel Karim M,Hosny A,Nasef Abdelatif NM,et a1.Crossed wires versus 2 lateral wires in manage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 in the hands of Junior trainees[J].J Orthop Trauma,2016,30(4):e123一e128.DOI:10.1()97/BOT.0000000000000473. Omid R,Choi PD,Skaggs DL.Supracondytar humeral fractures in children[J].J Bone Joint Surg Am,2008,90(5):1121—1132. * * 外侧平行穿针 外侧平行穿针可以有效避免神经损伤,但复位稳定性差,肘内翻发生率较高。 de las Heras J,Durdn D,de la Cerda J,et a1.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J].Clin orthop Related Res,2005,432:57 64.DOI:10.1097/01.blo.0000155373.03565.78. * * 外侧交叉克氏针 外侧交叉克氏针可以在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同时达到交叉固定的目的,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王强等、Shannon等、Queally等国内外学者报道闭合复位经皮桡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创伤小、恢复快、获得较好疗效。此方法不用内侧穿针,可以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同时达到交叉固定的目的。但外侧交叉穿针有一定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国外研究报道外侧交叉克氏针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3%明显低于内外交叉克氏针的发生率3.4%。 Brauer CA,Lee BM,Bae DS,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dial and lateral entry pinning versus lateral entry pinning for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J].J Pediatr Orthop,2007,27(2):181—186.DOI:10.1097/bpo.0b013e3180316cf1. * 有国外文献报道对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外侧2根平行克氏针固定和外侧2根克氏针交叉固定(交叉点不通过骨折线)这3种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后发现外侧交叉在内外翻力学测试时稳定性强于外侧平行。外侧交叉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相比,在伸展、内翻、外翻稳定性相似;在轴向旋转测定中,内外交叉克氏针更稳定。故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仍是最稳定的固定方法。 Lee SS,Mahar AT,Miesen D,et a1.Displaced 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pinning techniques[J].J Pediatr Orthop,2002,22 (4):440-443. * 部分学者为了获得更稳定的复位,采用3枚克氏针固定。 * 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现已应用较少,主要适用于闭合复位不满意或伴有明显血管神经损伤的患儿。 * 切开复位方法-前侧入路 可以清除前方血肿,降低软组织内的压力;清楚暴露骨折端,并且可以观察是否有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或嵌插;可以观察到有无对位不良包括旋转,并可同时触及内外髁;暴露清楚,术中易于穿过克氏针。 对于有血管损伤、开放骨折伴有前部伤口的,优先选择前侧切口。 * 后侧入路 肘后侧入路能较好地保护尺神经,显露视野清晰,且易使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操作方便,因而在早期手术入路中被公认为金标准。 但此入路需切开肱三头肌肌腱才能显露骨折端,对肱三头肌损伤较大,且术后易发生 肌肉粘连、挛缩导致关节活动障碍。 * 外侧入路 优点为切口浅,经肌肉间隙,组织损伤少,神经损伤几率相对低,可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