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病毒分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病毒分论.ppt

富兰克林罗斯福 百分之九十是无症状感染者,百分之一引起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千分之一会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脊髓灰质炎 是否瘫痪和当时的免疫状态有关,比如感冒,怀孕,年龄较大等等。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先登革病毒[“dengi],他引起登革热 * * * * 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有6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森林脑炎 登革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新疆出血热 基孔贡亚热 第一节 登革病毒 Dengus virus 生物学性状 呈球形 55nm, +ssRNA, 有包膜 病毒RNA具有传染性 4个血清型,有交叉反应 ※传播环节 自然宿主 人、灵长类 蚊子 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传播途径 蚊 — 人 — 蚊 ※临床表现 隐性感染率高 登革热 发热 肌肉痛 骨和关节痛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 ※临床表现 免疫性 主要引起体液免疫 同型抗体可以保持终生 再次感染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 接种白纹伊蚊细胞培养 血清学诊断 患者血清中病毒IgM 病毒核酸检测 RT-PCR 原位杂交 防治原则 预防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 概况 引起人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日本学者首先分离 通过蚊子传播 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 生物学性状 单正链RNA 有包膜 核衣壳二十面立体对称 只有一个血清型 抵抗力弱 对热、消毒剂比较敏感 ※致病性 存在蚊子和家畜体内 家畜是病毒的扩增宿主 传播媒介在中国是三节吻库蚊 病毒可在蚊体越冬或经卵传代 我国流行高峰:南方6-7月,北方7-8月,东北8-9月 致病机制 带毒蚊虫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节内增殖 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 二次病毒血症 突破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 顿挫感染 一次病毒血症 ※临床症状 轻型 体温38~39℃, 神志清晰,多在一周内恢复 中型 体温40℃左右,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病程约为10天 重型 体温40℃以上,神志昏迷,恢复期精神异常及瘫痪 暴发型 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免疫性 发病或隐性感染均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完整的血脑屏障和细胞免疫也有防御作用 微生物学诊断 病毒分离 血液中和脑脊液中分离病毒比较困难 血清学诊断 早期诊断:血凝抑制抗体IgM,2-3w 补体结合抗体,3-5w 中和抗体:持续时间长 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 ※防治原则 宣传教育 防蚊灭蚊 对流行环节猪进行疫苗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10岁以下儿童,在流行前一个月完成 乙脑为乙类传染病 疫情报告:城市要求12小时内,农村要求24小时内报告 向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 疫情报告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es 概况 引起的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蜱是主要传播媒介 主要发生在春夏季 感染者以林区人群、野外工作者为主 在东北、西北林区有流行 致病性 病毒在蜱越冬,可经卵传播 高热、头痛、恶心和呕吐,继之出现昏睡、外周型迟缓性麻痹 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力 60℃ 10min;乙醚等敏感 防治原则 灭蜱、防蜱叮咬 接种灭活疫苗 小 结 虫媒病毒 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及引起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媒介及引起疾病 森林脑炎病毒传播媒介及引起疾病 本章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问 题 什么是虫媒病毒? 登革病毒的所致疾病及传播方式。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环节,如何控制? 森林脑炎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ssRNA,不分节段 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即可灭活 唯一自然储存宿主是人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 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玩具或密切接触传播 传染性强,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 致病过程 病毒 呼吸道局部上皮细胞增殖 入血流 第1次病毒血症 入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再次入血流 病毒入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第2次病毒血症 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出现koplik斑(有助于早期诊断,出疹前1-2天) 从头部始全身皮疹(需约3天) /news/32701.shtml 呼吸道并发症 气管炎、咳嗽,支气管肺炎,最常见(4%)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