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青岛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 山东青岛 2009年4月 讲述“我”的教学故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 裴栓保 讲故事也是在搞教研吗? 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总有许多故事伴随 教学中的故事有关于教师自己的,有关于学生的,有关于同事的,有关于学校的,…… 这些故事来自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往往蕴含着教育哲理、教学思想,反映着故事中人物的教或学的理念 挖掘、揭示和反思那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有助于解释教与学的行为与其背后的思维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实例1:杨老师的故事 06.10.26 案例回顾:这是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英语课,教学内容“How many…?”。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杨老师正在用实物、图片等引领学生操练新学句型。此时,学生A不小心碰翻了自己的课桌;杨老师一番思索后走到学生A旁边,对全班学生说:Let’s help him, OK?同学们便帮着捡起掉在地上的文具并交还给学生A,并在杨老师的引导下操练“How many …?等句型。 案例反思:沉着冷静,诚恳自然,灵活巧妙 实例2 闫老师的故事 060728 案例回顾:教学内容是单词skip, walk, swing, fly, climb, ride;句型:I can…课正在进行中,突然一只小蜜蜂飞进了教室,学生的注意力被这只蜜蜂所吸引。闫老师想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学习的办法,利用比事先准备的图片更真实形象的小蜜蜂,引领学生学习并操练“I’m a… I can …”等句型和单词,完成了本节课单词和句型的教学。 案例反思: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据此组织教学活动;将孤立的语言点加以整合,实施整体教学。 会讲故事就会搞教研 做到以下几点,讲故事就是开展教学研究: 讲述了自己亲历的教学故事 分析了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 体现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发掘了隐含在故事之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或教学原理 让自己(或听故事的人)得到了感悟和启发 对自己(或他人)今后的教学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① 观察研究 ② 调查研究 ③ 实验研究 ④ 个案研究 ⑤ 经验总结 ⑥ 叙事研究 ⑦ 比较研究 ⑧ 测试研究 ⑨ 文献研究 ⑩ 内容分析 什么是叙事研究? 什么是讲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适合一线教师采用 教育叙事研究一般不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不需要教师运用繁杂的教育统计研究方法,教师只需通过对故事细节(plot)的描述,客观地讲述教学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完整地表达自己从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得出的真实感受和思绪,并从中提炼出对今后教学有指导、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教与学的方法、规则或原理。 叙事研究的作用 为什么讲故事? 教育研究的方法之一 校本教研的方式之一 教师讲述自身边的教学故事,既源于教学实践,又可指导教学实践 故事中介绍的方法更容易引发同行的共鸣,得到同行的认可,因而更容易得以借鉴和推广。 叙事研究的方式 怎样讲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 研究者既是事件的叙事者,又是事件的记述者。 ②研究者只是事件的记述者,而事件的叙事者是其他教师或教育研究者。 ?研究者只是事件的叙事者,而事件的记述者是其他教师或教育研究者。 在叙事中“我”的变化 1、在叙事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和反思。 2、为了叙事,“我”收集和整体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包括“我”的教学日志、教案、听课笔记以及学生的作品等。 3、为了叙事,“我”详细记录了出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 4、“我”把叙事的内容构建成了可以公布于众的研究论文。 5、“我”想与同行分享通过教学事件得出的深刻反思和真实感悟。 实例3:蒋老师的故事 080524 案例回顾:蒋老师一周前给学生布置了分组收集“生活中的英语”的任务。上课时请一位学生汇报本小组的“成果”,但是不一会儿就发现课堂时间根本不够让每个小组汇报,教室的空间也不够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全部成果。于是,蒋老师想到了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大、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