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宗文举主编.pdf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宗文举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人才 素质 ,当然指的是人 的素质 。人 的素质就是人本来 的性质 ,人 的 基本 的品格 。一般说某某人 的素质好 ,是指此人基本 的品质格调高 。 人 的素质有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之分 。先天素质泛指人 的体质 、遗传 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包含气质 的遗传部分 ;后天素质是指人在后 天的环境和省思中锻炼而成的品格 ,如能力、性格、理想、 道德、意 志力 、知识水平等 ,与遗传无关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 的高品格 的教 育 。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某些方面 的,它应该是多种知识和德能教育 的概括和集成转化 。素质体现为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 文化素 质和身心素质于一体 的完整 的品格 。这里要注意 ,素质是人 的品格 , 不是知识 。但是素质 的培养不能离开知识 。知识转化为品格 、素质 , 要靠教 育 。由此可知 ,素质教 育的 内容应该包括上述诸种素质 的培 养 。 这里还需要分清 的是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 的关系 。在我 国倡导现 代素质教育的初期 ( 年 ),人们从大文化 (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 含精神文化 )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素质教育 。所 以,季羡林先生有意用 “人 文 素 质 ”而 不 用“文 化 素 质 ”。他 于 年 月 日在北大作的 以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 的必要与可能”为题 的报告中说 : “ ‘人 文 ’只限于精神文化 。不是物质文化不重要 ,我是有意纠偏 ,纠重工 科轻理科 ,重理科轻文科之偏 。”此后 ,很快人们也就达成 了共识 文化素质还是指精神文化素质 。清华大学张 岂之先生认为 :文化 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总汇 ,且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色 。具体讲包括 以下 的方面 。①知识 :学理工的人应具有人文与社科方面 的知识和素养 、 第 2 页 艺术和 审美能力 ,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应有一定的 自然科学知识 等 ;②能力 :指具有分析归纳能力、敏锐的观察和反应能力、工作能 力、掌握和操纵一定技术的能力等 ;③方法 :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观察 问题的方法 ;④仪态 :要有文质彬彬的仪态 ,语言举止要文明优美 。 ⑤鲜 明的民族特色 ,比如中国传统美德中的谦和 ,与人为善等 。这里 的文化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文化素质 (简称人文素质 )。什 么是我们的人文文化 ?季羡林先生认为 ,主要是中华文化 ,其精髓是 爱国主义和骨气、气节 。他建议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应该开大一国文 课 、哲学课和包括书法、绘画、音乐、戏剧、曲艺等在 内的美育课 。 北京大学叶朗先生根据 《大英百科全书》对人文学科的界定,认为人 文学科应该包括哲学 、语言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考古学 、文化 学 、心理学 、宗教学等 。在文科 院校要提倡更多的科学文化素质教 育,在理工科院校要提倡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两种素质教育统称 为文化素质教育,只是针对不同的院校和不同的专业学科有所侧重而 已。本书的文化素质教育因为是针对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因此 它多指人文素质教育。 一、关于 “教育本质”的思考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社会生活无非是 由社会的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三个领域所构成 ,它们全部植根于社会 的生产 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系统之中,这三个系统的相互关联 和发展不能没有教育。表面上看来 ,教育似乎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东 西,因为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和养殖 。教育并不等同于科学,科学 只把教育当成 自己发展的手段 ,没有教育的科学就会失去传播和发展 的工具,但是没有科学的教育,也会失去生长发展的土壤 。 教育同生产力、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紧密联系 。教育并不产生政 治 、法律思想及其 附属设施如军 队、警察 、法庭 、监狱那样 的威慑 力,但是没有教育的上层建筑会变成失去灵魂的空壳 。教育并不产生 出生产关系,但是教育始终属于在生产关系中居于生产资料 占有者地 位的人的教育,教育最终决定于这种 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 。 从教育的内容上来看 ,它们三者都可 以成为教育的源泉 ,但是教育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