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铜汤路第八标段一级公路设计.doc

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铜汤路第八标段一级公路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 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 PAGE 2 PAGE 1 前言 本次毕业设计所选题目为铜汤一级公路设计,本人严格按照一级公路设计标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专业文献以及规范,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地理水文、天气条件,并且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编写。 本设计的要内容包括:道路的线及定线、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公路基设计、公路路面设计、施工织管理、概预算制以及英文翻译。本设参阅了《路基路工程》、《道路工程术标准》、《道路勘测设计》、《土力学》、《施工织管理》、《专业英语》等专业文献。 由于本人的专业水平有限,或者在查阅资料时有一些疏忽。在本次设计中,如果出现遗漏或者不足之处,还请专业老师批评指正。 1 路线总体设计 1.1 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1.1.1 设计任务描述 本设计的原始料为地形图一幅(比例1:2000),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等设计资料以安徽省为依据。 本设计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2+958.108。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是铜汤路一级公路设计,其中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路线方的拟定和比选,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路排水设计等。 1.1.2 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铜汤路主线北铜陵长江大桥南岸庐铜高速公终点,南至黄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汤口镇山岔村,该路处于皖南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区域内北部为丘陵与河谷平原,山间盆地交错分布,西部及南部多山,为九华山及黄山山脉的主体部分,沿线自然景区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地质条件 该路段土质为粘性土,没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相对稳定。但沿线有多处鱼塘,修建道路时要注意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3)气候条件 该地区属于中纬度北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每天有充足的日照,同时雨水也比较充沛。按公路自然区划分,该地属于东南湿热区。 (4)水文条件 该地区遍布着很多池塘,路线在选线时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一些池塘,所以公路修建到 此处是要注意一些软土地基的处理等问题。 1.1.3 社会条件 根据观察地形图可大致看出,该道路的大致走向为东北向西南方延伸,在道路的起点的西方分布着一个村庄,在道路中部开始有一条10KV的高压线。在K1+580处左右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一条电线,施工时要做好协调工作。 1.2 设计依据和相关的技术指标 1.2.1 车道数确定 根据《公路工技术标准》一级公路为供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求控制出入的多车公路,四车道一级公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车的年均日交通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公路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量25000-55000辆。 本设计的日交通量为20000辆/日,四车道一级公路满足交通量要求,故选用四车道。 最终确定线路等级:一级公路 设计车速:80km/h 车道数:双向四车道 1.2.2 设计的技术指标 根据查阅《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别确定如下的公路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表1-1设计指标 Tab.1-1Design index 指 标 名 称 单位 指 标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车速 km/h 80 单行车道宽 m 3.75 路基宽度 m 24.5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70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140 同向曲线最小长度 m 480 反向曲线最小长度 m 160 公路直线段最大长度 m 1600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500 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3000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3000 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000 竖曲线极限最小长度 m 70 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 m 170 缓和坡段最大纵坡 % 3 路拱横坡度 % 2 中间带宽度 m 3 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 m 2.5 土路肩宽度 m 0.75 停车视距 m 110 平曲线采的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1.3 路线的方案选择 1.3.1 方案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 道路的选线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在选线时要进行综合考虑,要做到统筹兼顾。本次设计,我们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微丘为主。道路必经一片耕地,我们要做到尽量少占或不占高产田,道路附近要途径几座村庄和村委会,要尽量做到不去干扰村民正常生活。做到近村不进村。地形图中可以看到有很多水塘,选线时应尽量绕开。 1.3.2 路线方案拟定及方案比选 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