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ppt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一、抗真菌药 皮肤、口腔或阴道粘膜等部位的真菌感染称为浅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中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深部真菌病,但后者病情大多严重,危害性大。由于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深部组织及内脏的真菌感染日益增加。因此有效控制深部真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高效低毒的药物很少,最有效者仍为两性霉素B,但其毒性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氟胞嘧啶毒性小,但抗真菌谱窄,且真菌易对其产生耐药性。故临床常将二者联合应用治疗严重 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促进了对抗真菌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咪唑类抗真菌药发展较快,该类药物抗菌谱广,耐药性发生缓慢,毒性较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较多,除灰黄霉素等少数药物供口服外,大多为局部应用。但目前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仍较困难。 现将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列表如下(表13-12): 表13-12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药 物 作用及机制 t1/2 (小时) 适应证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酮康唑 ? 咪康唑 ? 损伤菌体细胞膜通透性。 ?阻断核酸合成,与两性霉素B合用有协同作用。   抗真菌作用与灰黄霉素相似,对多种深部真菌病有效。 ?   抗真菌作用与灰黄霉素相似,对多种深部真菌病有效。 ? 24 3~6 ? 5~9 ? 20~24 深部真菌病首选药。 治疗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真菌感染。   用于治疗多种浅部真菌病,疗效比灰黄霉素和两性霉素B稍强或相似。   全身用药治疗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 的深部真菌感染患者。 肾毒性发生率高,循环及神经系统毒性,变态反应,临床应慎用。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损害,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影响雄激素、皮质激素等代谢,引起男性乳房增生、阳痿、精子减少或缺乏以及女性月经不规则, 孕妇禁用。 注射过程中能发生寒战、高热、过敏反应与心律不齐、静脉滴注有心脏骤停可能。    氟康唑 ? 克霉唑 ? 伊曲康唑 ? 抗真菌作用与酮康唑近似。 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 作用于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抗真菌谱较宽,作用比酮康唑强。 ? 27~34 4.5~6 20 16   主要用于念珠菌病和隐球菌病及AIDS患者口腔咽部念珠菌病感染。 局部应用,治疗皮肤粘膜的霉菌病,如白念珠菌性粘膜感染效果更好。 ?浅部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花斑癣、甲真菌病;深部真菌感染,如孢子菌丝病、系统性念珠菌病、曲霉病等。 消化系统症状,偶见肝功异常、精神症状、过敏反应、剥脱性皮炎等。 局部应用不良反应较少,仅少数病人可发生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主要为胃肠不适,腹泻腹痛,头痛、眩晕,皮肤瘙痒及荨麻疹等。少数患者(<3%)可出现暂时性肝功异常。个别人有性欲减退。 ? 特比萘芬 ?制霉菌素 灰黄霉素 ?   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膜角鲨烯环化酶,从而抑制麦角固醇合成,可致真菌死亡,抗菌谱广。 ?  对白念珠菌及隐球菌等各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不直接杀菌,可渗人皮肤角质层并与角蛋白结合,从而阻止癣菌继续深入。 16 口服不吸收 13~14 适用于治疗甲癣及念珠菌甲周炎、体癣、股癣、叠瓦癣及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疗效高而疗程短。 局部用药治疗皮肤、口腔及阴道念珠菌感染和阴道滴虫病。口服治疗胃肠道真菌感染。   主要用于治疗头癣、股癣、手足癣及叠瓦癣等,对指、趾甲癣疗效较差。 偶见暂时性肝酶升高。胃胀满、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乏力、腰背痛、性欲减退及少量过敏反应。 利福平可加速本品的消除。西咪替丁抑制本品代谢。 恶心较多见,大剂量时可发生呕吐、腹泻。    消化道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偶见白细胞减少,本品系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与青霉素可能有交叉过敏。 二、抗病毒药 病毒与细菌不同,无细胞结构,由核酸(DNA或RNA)组成核心,外包以蛋白质外壳。病毒感染传染性强,可引起多种疾病。病毒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酶进行繁殖,因而寻找选择性作用于病毒而不影响寄主细胞的药物十分困难。现有的抗病毒药,临床疗效多不确切。在我国较常用的抗病毒药有阿昔洛韦、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碘苷和吗啉胍等。抗病毒范围多较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生物制剂丙种球蛋白,系利用其免疫反应抑制某些病毒感染。干扰素是寄主细胞通过病 过病毒感染或其它干扰素诱导物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不能直接使病毒灭活,而是间接地抑制病毒的复制、繁殖过程。人类干扰素已试制成功,其治疗病毒感染的应用价值正在评价中。干扰素诱导剂可刺激寄主细胞产生干扰素,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