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堂精编练习(人教版必修2)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选择题
1.据史书记载:“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材料最能说明商朝时( )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
B.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C.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
D.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
解析:B 从材料中可知人们在种植作物时知道应对旱灾、施肥和灌溉。B项较为全面。
2.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
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一定要注意抓住“牛”字来分析问题。四个选项中与牛有关的耕作方式只有C项,故答案为C。
3.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犁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农具。由材料信息一农具“两足中虚”“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可知,此乃耧车,属播种工具。故选C。
4.(2011年厦门月考)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D ①体现了耕锄;②体现了灌溉;③体现了施肥;④体现了灌溉和施肥,这些都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5.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解析:A 本题需要认真观察图片,图一可看出有牛耕,图二可看出有女织,二者的结合,代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解析:B 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能够充分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但这种经营方式带有落后性、闭塞性,材料只能说明个人对于生活的自我满足,不能反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因此排除①。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刘禹锡《竹枝词》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温庭筠《烧歌》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二分析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据材料一、三分析,在我国古代为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的问题,分别采用了哪两种方式?
(3)联系现实,你更赞同材料一、三所反映的哪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耕作方式?为什么?
(4)想一想,为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当前还有什么更好的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联系现实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问依据材料二较易得出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这一社会矛盾。第(2)问要注意分别依据材料一、三作答。第(3)问只要注意到今天的环保问题,自然会赞同材料三反映的方式。第(4)问属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人口增长过快,人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材料一: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增加耕地面积。材料三:改进生产工具,进行精耕细作。
(3)材料三反映的方式。因为放火烧山的方式虽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会破坏环境,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则不存在这种弊端。
(4)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科学种田,提高亩产量;改进农作物品种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浙江地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名师精编作业.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速效精编提能演练1(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速效精编提能演练2(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优化作业(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创新演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最近下载
- DELIXI德力西DT(S)SF606 三相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8费率)20240621.pdf
-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正文.docx
- 引擎培训-运维4.0.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配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VIP
- 锅炉原理课件:第七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ppt VIP
- 引擎培训-运维2.0.docx VIP
- 古代诗人名人高适人物介绍PPT.pptx VIP
- (正式版)C-J-T 298-2008 城镇供水营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docx VIP
- 贵州片区设备运维线路 转正考试题.docx VIP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7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押题密卷6.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