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精编课时作业.docVIP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精编课时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精编课时作业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基础巩固 1.香港歌星张明敏以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歌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民国建立后 D.国民革命后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2.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能展现时代特有的风貌。下列四幅图片中的服饰,按其流行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片信息。①是封建社会的服饰,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服饰,③是近代服饰,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服饰,依时间先后可判断选D项。 3.《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就是放足,而联系课本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4.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国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移植 答案 B 解析 题目中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过渡出现的,明确了这一点,本题就容易选择了。 5.社会生活细节可以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图中能体现中国计划经济特征的是 (  ) 答案 A 解析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故A项符合题意。百事可乐、股票、银行卡属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产物,均与题意不符。 6.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82年”可知,“英语教学节目”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行,故A项正确。 能力提升 7.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答案 B 解析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A、C、D三项表述与史实均不符。 8.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答案 C 解析 豪华住宅区、银行卡、“安居工程”等均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肉票、粮票是计划经济的象征,上山下乡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C。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回答,在头发问题上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