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116例血流变检测结果分析
沈漪萍江泽友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3月第5卷第3期
【摘要】目的对临床检测的116例血流变结果统计分析,观察血流变检测在各种临床常见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16例临床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ml,肝素抗凝,其中高血压32例,糖尿病30例,高脂血症23例,中老年体检31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6.5岁。男性40例,女性76例。采血后4h内在中勤世帝LG-R-80A全自动血流变仪上测定指标如下:全血粘度(4个切变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高切和低切相对指数。结果116例检测结果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主要指标均高于同性别正常参考值,差异有显著性;同性别不同疾病间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临床常见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及中老年人群中,患者的血液几乎都呈高粘状态,检测血流变,发现微循环的改变,虽然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小,但在协助分析病情、配合治疗、预防疾病及预后估计等方面仍然有其特殊意义。【关键词】血流变微循环分析
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的学科称为血液流变学,其临床部分主要研究各种疾病时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人们知道了血液流变学[1],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开始关注其与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析了116例临床血流变检测结果,旨在研究其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仪器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G-R-80A锥板式全自动血液流变仪。
1.1.2试剂中勤世帝公司提供质控液、清洗液。
1.1.3样本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116例。男40例,其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12例,中老年体检8例;女76例,其中高血压22例,糖尿病20例,高脂血症11例,中老年体检23例(各种疾病由临床医生诊断)。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肝素钠抗凝,4h内测定。
1.2方法
1.2.1使用中勤世帝公司LG-R-80A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16例抗凝标本进行测定,测定标本之前先做质控,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1.2.2统计分析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在CS2000软件上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男性各疾病组的全血粘度(4个切变率)、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Plt;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老年体检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正常参考值,Plt;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指标与正常参考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1。
表1男性各个疾病组结果统计)(略)注:与正常参考值比较,*Plt;0.05
2.2女性患者各个疾病组和中老年体检组全血粘度(4个切变率)、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Plt;0.05,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与正常参考值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女性各个疾病组比较结果统计(略)注:与正常参考值比较,*Plt;0.05
2.3同性别中各个疾病组间各个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3。
表3同性别各个疾病组比较结果(略)
3讨论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的学科,其临床部分主要研究各种疾病时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有形成分,对血液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研究就成为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主要是红细胞变形性产生,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主要是红细胞聚集决定的,低切粘度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血浆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增多时,特别是其活性增强时,能直接提高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表示红细胞聚集程度,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及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增高表示聚集性增强。全血还原粘度是一个标准化指标,指全血粘度与血细胞容积浓度之比,意义与全血低切粘度相同。本实验中,男女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全血高切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高于同性别正常参考值,Plt;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都存在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高,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在高血压患者,因为红细胞内ATP减少,且Na离子浓度明显升高,细胞内粘度增加,导致红细胞膜稳定性降低,变形性降低,聚集性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能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影响血液流动。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可使血液粘度增高、流速变低,血液流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RD100-109室外动力管道通用图册1.docx VIP
-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pptx VIP
- 基于PLC的物料自动分拣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正负图形的画面》小学五年级美术PPT课件.pptx VIP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pdf VIP
- 保时捷-Macan (迈凯)-产品使用说明书-Macan GTS-Macan GTS-17Macan_95B_Basis_BAL_WKD95B039317_CHS_HighRes.pdf VIP
- 文言文《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pdf VIP
- 希特勒人物介绍课件.pptx VIP
- 2025 智慧医院医学查房流程优化课件.pptx VIP
- 儿童肥胖管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