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其实质是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使血浆中呈液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丝,因而凝血是属于生理生物化学范畴的课题,涉及血液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诸多领域。由于这些相关学科研究的日益深入,不断地给凝血的理论和实践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在测定方法学上也由过去精密度低的方法过渡到精密度高的方法。
1实验室检验的进展
凝血及纤溶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实验方法大体分为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两部分。从方法学上又可分为功能测定、免疫学测定和化学测定3大类。
功能测定,即传统的最终以出现纤维蛋白作为判断依据的方法,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用各种缺乏因子血浆测某一凝血因子含量的方法等。方法古老。但仍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当前用于常规工作的各种型号的自动化凝血仪的主要功能也属此类。PT测定是检测凝血因子Ⅱ、V、Ⅶ、X的过筛试验,要用统一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sI的凝血活酶试剂。在抗凝治疗监控和决定用药剂量时,一定要用国际标准化比率报告。
免疫学测定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以纯化的被检物质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然后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被检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其方法采用ELISA、胶乳微粒凝集、火箭电泳等方法。对许多新发现的抗凝因子,纤溶和纤溶抑制因子,纤维蛋白原裂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凝血酶原活化等过程中被切下的小肽。
基本上都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从理论上讲,免疫学测定不可能全部取代功能测定。因为免疫学测定的仅是该因子的抗原性,只能表明体内存在该因子,但却不能说明其是否有生物活性,而功能测定则是测该因子在凝血或纤溶中的生理生化功能。
化学测定的理论根据是:许多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本身是水解酶,可以用人工合成含有该酶酶切位点并带有色原(指示剂)的寡肽作为底物,用常规的生化比色法加以测定。国内外已有一些合成的底物用于测定,诸如ATⅢ、凝皿酶、FIX、FXA,以及纤溶酶等等。
凝血与纤溶检验,关键在于诊断试剂,以往大量凝血检测试剂由于各实验室自行制备,手工操作难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全国、全球标准化,也难以达到室内、室间质控的耍求。
为此WHO和ICSH的血栓和止血委员会制定了一些标准或提供少数统一的标准品供各国校准各种试剂和方法。目前国外凝血检测大部分已用自动化仪器测定,绝大部分试剂都有质量较高的商品供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由4种主要部分组成: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当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时,在Tpa(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的存在下,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形成纤维蛋白产物(FDP),FDP由下列物质:x.寡聚体、D二聚体、中间片段、片段E组成。其中,x.寡聚体和D二聚体均含D二聚体单位。
人体纤溶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D二聚体血浆中水平增高说明存在继发性纤溶过程,而先生凝血酶,后又有纤溶系活化,并且也反映在血栓形成的局部纤溶酶活性或浓度超过血浆0.2%一抗纤溶酶活性或浓度。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般为投入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物
如尿液酶、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使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加速已形成血栓的溶解,FDP或D一二聚体生成,则表明达到溶栓效果。
2临床应用
2.1凝血与纤溶系统在生理状态下处于动态平衡许多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时血浆处于高凝状态,黏稠度增高,Fbg为系统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基质。高凝状态存在于脑梗死的各个时期,但纤溶系统的显著激活并非在急性期而是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2.2高血压是急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高血压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均存在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
抗凝纤溶活性下降uml;。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低纤维蛋白原,提高纤溶活性,有利于减少脑卒中发生。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此同时,由于机体对凝血过程或对已存在微血栓的应答反应_l,使纤溶系统启动,患者凝血功能强,纤溶功能弱的改变使血栓形成的倾向增加。
2.3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升高反映了机体凝血活性升高和血栓形成。D二聚体在弥
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应用近几年来受到关注。
实验表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有微血栓形成和纤溶功能亢进。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可能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继发性改变uml;,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参与凝血和纤溶的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竞赛联赛资料)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doc VIP
- 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规划.docx VIP
- 中医诊所线上运营方案.doc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微课版)PPT模板.pptx
- 第7课《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第1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件 中职高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 VIP
- IPCCC830C中文CN印制线路组件用电气绝缘化合物的鉴定及性能.docx VIP
- 风电场光伏电站新能源发电应急能力评估报告.docx
- 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高清版).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网络课实训任务答案 .pdf VIP
- 2025春新版三下人教pep英语单词默写练习(中译英)-Unit1-6-2024新教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