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doc

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影响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中,真菌感染在免疫受损的病人群体中发病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可能与HIV感染、癌症患者放疗和/或化疗、器官和骨髓移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激素的应用以及静脉插管和血液透析等介入性操作的增加等因素有关[1-4]。   关键词:酵母样真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 Advanceinstudyofresistanceofyeast-likefungitoantifungaldrugs孙长贵,曾贤铭,杨燕(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南京军区医学检验质控中心,杭州310013)  KeyWords:yeasts,yeast-likefungi,antifungaldrugs,resistance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影响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中,真菌感染在免疫受损的病人群体中发病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可能与HIV感染、癌症患者放疗和/或化疗、器官和骨髓移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激素的应用以及静脉插管和血液透析等介入性操作的增加等因素有关[1~4]。在临床上,真菌感染率的上升,提高了对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率,随之而来耐药菌株也不断增多,给临床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5,6]。本文简要综述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方面研究进展。  1酵母样真菌感染流行情况  在过去20年里,酵母样真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呈上升趋势。在美国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中,念珠菌排在第四位。据国外报道每年念珠菌引起的人群发病率为2/10万~10/10万,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的死亡率1983~1986年间为38%,1997~2001年间为49%。80%以上HIV阳性的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会出现口腔念珠菌病。尽管念珠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中白色念珠菌仍排在第1位,但所占比率有所下降,而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不同国家和地区念珠菌菌种分布和流行情况不尽相同。  1993年BeckSague和Jarvis[7]报道美国国家院内感染调查系统院内真菌感染调查结果,真菌感染率从1980年的6%上升至1990年的10.4%,其中念珠菌感染约占80%。Pfaller等[8]报道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等34个医学中心1997年1月至12月由念珠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国际监测结果,306例念珠菌血症中,白色念珠菌占53.3%,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分别占15.7%、15.0%、7.8%、2.0%、0.7%和5.5%。HajjehRA等[9]报道1998~2000年间从康涅狄格和巴尔的摩收集了1443株引起血流感染的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45%,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分别占24%、13%、12%和2%,其他念珠菌只占4%。PhillipsJR等报道1989年1月至1995年6月在美国某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获得性尿道感染中,念珠菌分离率为42%(25/60)。  MeisJ等[10]报道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间全球抗真菌监测研究组从临床收集了20900个酵母样真菌,监测数据表明真菌血症病原菌中第1位为白色念珠菌(69%),第2位为光滑念珠菌(10%),其它念珠菌只占21%,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近平滑念珠菌的比例超过光滑念珠菌,详细结果见表1。  在法国里昂MartinD等[11]回顾分析了5个细菌学实验室1998~2001年血培养中念珠菌分离情况,在这段时间共从190个病人(共中内科占32%、血液科占23%、外科占23%、重症监护病房占22%)中分离出198株念珠菌,有8个病人分离出2株不同菌株。白色念珠菌分离率排第1位,占49.5%,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12.6%、12.1%,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分别占10.6%、10.1%和5%。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血流感染白色念珠菌分离率均排第1位,分别占54.8(40/73)、57.6%(19/33)、68.6%(22/32),而血液科克柔念珠菌分离率排第1位,占34.0%(16/47)。  在阿根廷MujicaMT等报道1999-2001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了1006株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占40.3%,非白色念珠菌占54.9%。酵母样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中近平滑念珠菌占34.9%、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别占30.2%和25.6%,光滑念珠菌仅占2.3%。白色念珠菌占皮肤粘膜感染分离菌的60%~80%。酵母样真菌引起的尿道感染中白色念珠菌占47.7%,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别占24.8%和20.0%。念珠菌引起的甲癣中,近平滑念珠菌(37.7%)取代白色念珠菌(22.0%)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