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现代政体哲学思想探微.docxVIP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现代政体哲学思想探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现代政体哲学思想探 微 摘要:现代政体制度,无疑是近代人类文明进程的 产物,也是西方传统文化精华的结晶。时至今日,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均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政体,而拥有五千年文明的 中国当下却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彷徨、徘徊。究其 原因,在于对西方政体思想及道路模式的过度尊崇而对我国 本土文化中现代政体基因的漠视。在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 化当中,偶尔也能寻觅到与现代政体相关的身影,虽然称谓 不同,但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主遗风;分权制衡;法治 中图分类号:DO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3) 24-0057-02 西方国家的政体制度源自其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其结 构模式和路径也深受其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被人们尊 奉为近代政治文明的发祥地、“考古活化石”的英国,其政 体的生成是在传统政治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相互妥协、自然 演进的结果。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传统至今仍深植 于人们的血液当中,禁锢着现代政治思想的萌发,而分散于 传统文化角落带有若干哲学碎片却能使我们有所启发,因为 这些零星的思想火花或将是祖先留给我们开启当代政体制 度之门的钥匙。 一、原始社会尧舜禹三代禅让的民主遗风 禅让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 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早期的一种 原始的民主制度。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氏族作为一种基本 社会组织而长期存在,氏族酋长(或首领)由全体氏族成员 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同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完全平等的 地位,大家一起劳作、共商国是。在古老的东方,先后出现 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尧 在政权交接上是颇费心思的,他曾多次就接班人问题咨询臣 下。据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 ”放齐曰:“嗣子丹朱 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 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 於天。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之制,虽然和今天的民主制度有着天 壤之别,其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厚的原始社会习俗更是无法 回避。但其中朴素的民主观念是值得我们继承和思考的,正 如达尔所说:“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存在合适的条 件,民主就可以被独立地发明出来或重新发展出来。而且, 我相信,这种合适的条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存在过。” [1] 尽管后来这一制度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 袭制,退出历史舞台的禅让制偶尔成为谋逆者们篡夺政权的 合法外衣,但在提倡安定、和谐的大趋势下,是值得我们认 真思考和对待的。 二、西周时期封建制中的分权制衡意识 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 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表象上来看,分封 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 级内部矛盾。但本质上却体现了一定程度上国家权力彼此分 立、相互制约的思想,因为分封出去的国家都是实体性的存 在,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内政、外交等主权等。虽 然诸侯对周王、卿大夫都得尽义务,但诸侯国的事情,周王 却是无权一一过问的。西方的分权制衡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然后由古罗马的波里比阿、西塞罗正 式提出,再经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发展,最终确立了深入人 心的三权分立制度。维尔曾坦诚地说道:“权力分立学说源 于古代世界,从那里演化出了政府职能的思想,衍化出混合 均衡制的理论。在权力分立学说的发展中,这些都是关键要 素。” [2]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 拥有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尽管也曾经历无数次自然灾害 的侵袭、兵连祸结的混乱,但中国“三纲五常”的传统伦理 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维护封建专制最坚固的堡 垒。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始终周而复始有规律地运 行着,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分权制衡这一原则 不仅是人类在国家政治领域不断探寻、深入总结的成果,同 时也是无数经验教训的结晶,其对于预防权力滥用、保障人 权、实现法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 程进一步加快,政治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八大 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 “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而有关其实现 的具体路径,我们可以从分权制衡的思想和理论中去找寻答 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荀子礼法并用学说中的法治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得各家思想可以 得到广泛的传播,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认 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 定”,作为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强化了周代和孔子重礼乐 的传统,主张“礼治”,强调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 但他对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