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燃烧与灭火》复习探究
一、教学目标:
1、我们要复习燃烧的概念,条件,根据燃烧的条件归纳灭火的原理与方法,了解火灾自救的方法;并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推出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爆炸防范。
二、复习重点、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视频。
[师]本届开幕式采取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点火方式,爆竹逐渐升高,圣火已经点燃,在熊熊燃烧的圣火当中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生]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演示实验] 用一块棉手帕(不要用合成纤维的),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观察现象。
[师] 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练习]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生]因为酒精中的水气化过程吸收了热量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手帕无法燃烧。
[师]课本当中我们通过红磷与白磷的实验,采取了控制变量法来验证了燃烧的条件。那么这个实验有它的不足之处,于是小明与同学就对实验的装置做了改进,如下图。
[练习]:下图是小明在“燃烧和灭火”化学课上做的两个燃烧的条件实验装置图:
甲
乙
[练习]可观察试管内的现象 。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改进后的装置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为 。
【解释】防止白烟逸散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师]接下来我们请一些同学来做一个实验。
利用剪刀,蜡烛,烧杯,碳酸钠,盐酸,扇子,水这些材料,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把点燃的蜡烛熄灭。
[学生探究活动]:
熄灭蜡烛实验(提供的材料和工具仅供参考)
灭火方法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用水灭火
?
2、用嘴吹灭
?
3、用剪刀灭火
?
4、用烧杯灭火
?
5、用沙土灭火
?
6、用湿抹布灭火
?
7、………
?
学生上讲台演示用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并说出是运用什么样的灭火原理,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板书]: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练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一场瓢泼大雨浇灭了体育场的主火炬;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场大风吹熄了奥组委官员点燃的接力火炬。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珠峰火种灯”借助一种特殊的固体炭柱燃料缓慢燃烧,“珠峰火炬”则应用了航天燃烧技术,实现了火炬在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传递(右图)。
(1)物质燃烧的三条件是:(A)可燃物;(B)氧气;(C)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请分析“材料一”中两次火炬熄灭各是由于破坏了什么燃烧条件造成的(填序号)。
①1976年 ; ②2004年 ;
(2)“珠峰火种灯”中固体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师]刚才我们看到,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可以使蜡烛熄灭,那么如果是用烧杯罩住高低不同的两盏蜡烛,到底哪盏先熄灭呢?
[演示实验]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观察哪盏蜡烛先熄灭?
[生]猜想1、高的蜡烛先熄灭
2、低的蜡烛先熄灭
[现象]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师]解释:热气体密度变小,会向上飘,故二氧化碳主要集中在烧杯的上部,其实在火灾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都是飘在上上方。在火灾中,一部分人不是被烧死,而是被熏死。
[应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淋湿衣服迅速爬出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或蹲势跑出 D.伏低身子快速逃出
[师]前面我们讲了物质的燃烧,那么如果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又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
[生]爆炸
[练习]例1、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
[师]在复习了燃烧与灭火之后,我们来探究燃烧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
A.硫在空气中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纸张张开燃烧 D.纸张成团燃烧
E.木柴燃烧
(1)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