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论语》中美学思想
儒家美学思想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发 展史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孔子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始祖,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 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中庸之道 作为指导,以仁学理论为基础,强调是美与善的结合。《论 语》中的美学精神在儒家美学中的地位是奠基性的,其反应 出来的社会美、自热美、艺术美的美学思想不但对后世中国 古代美学的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 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论语》体现的社会美思想内涵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变革动荡的时代,礼崩乐坏”已成 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孔子仍满怀救世”之心,希望用自 己的学说来感化世人,构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年怀 之”的大同社会,把天下大乱”变成“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的有序社会。孔子以“仁”为核心思想,以礼乐文化 为血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骨架,以天下大同 为最高目标,提出“仁政”、“爱民”、“惠民”的社会 改革方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原 则。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忠” 是尽己之心以待人,“恕”是推己之心以及人,忠恕之道也 就是仁道,这是最高原则。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篇》) “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孔子及其弟子以‘与 人为善”为指导思想,以温良恭俭让为方法,以人文关怀为 终极目的,来处理人际关系。从这些基本原则中可以看出孔 子及其弟子是以“仁”的核心伦理道德作标准判断、建构社 会美的。
孔子为建立和谐的大同社会,主张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 矣”。(《雍也篇》)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 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 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以及最 终目的就是“天人合一。人的言谈举止都要符合“礼 义”“不逾规”,要求情感与理智和谐,处于中和状态, 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才是有修养的正人君子所应 有的品德。实行中庸,其主旨就是要修养人性,不断完善自 我,在和谐中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
二、《论语》体现的艺术美思想内涵
《论语》的艺术审美观点反应了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创作原则和评价标准。第一,“诗言志”作为诗歌创作的一 个基本原则,是孔子及其弟子文艺观的典型体现。从表面上 看,“志”是指诗人的情感、志趣、理想、抱负;从深处 去看,“志”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遵循的“内圣外王”的 人生信条,所以这个“志”,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 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所以孔子 认为诗歌创造要既要表达个人情感理想,又要反应社会现 实。第二,“思无邪”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诗三百篇,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篇》)“思无邪”即是说 《诗经》中的诗,心思不邪,理念与境界都正。《诗经》反 映了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是古人心灵追 求的自然流露。透过《诗经》中的诗歌,我们看到了古人 追求“仁爱”、自由、天人合一的心灵之音。孔子用“思无 邪”来评论《诗经》,我们看到中国古圣先贤对诗人及诗歌 使命的观点。第三,“兴观群怨”是对诗歌的艺术分析的标 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篇》)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 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 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 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 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包含着对 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此论述,总结了从远古到春秋时期漫 长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艺术认识的美学内容。第四、“尽善尽 美”是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 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侑篇》) 孔子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 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美指艺术的标准。《武》 乐是尽美但未尽善,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但在 “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关雎》分明是男女情 爱的歌唱,孔子却说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侑 篇》)。孔子论诗歌和音乐,主张知节守礼。知节就是音调不 能过分华丽、柔曼、轻妙,这样的音调对人的感觉和情感刺 激太大,容易使人沉溺放荡。守礼就是词意不能挑动不正 当的欲望。在孔子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 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 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关雎》,表达的正是善与美之合,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1课时(课件)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急!错误号—2146827859如何解决&浏览器不能创建xml组件.docx VIP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汇总(三年级-六年级).pdf VIP
- 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培训.pptx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4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节 《会讲故事的数据》课件.pptx VIP
-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规范.pdf VIP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3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OTIS奥旳斯ACD5调试手册调试资料DAA29100AD_SUR_ACD5-77.pdf
- 股权转让协议担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