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ppt

蔺道人积累了前人经验,提出五大治伤原则: ①清创缝合; ②手法复位; ③固 定; ④练 功; ⑤内外用药。 第四节 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 (宋、辽、金、元) 约公元960-1368年 医学界百家争鸣、篷勃发展 宋·“太医局”设“疮肿兼折疡科” 元·“太医院”设“正骨科”和“金镞兼疮肿科” 《洗冤集录》南宋宋慈著,我国现存最早法医学专著,较详细描述全身骨骼、关节结构,记载人体各部位的致伤原因、症状、检查方法 孙思邈 在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介绍了人工呼吸复苏、止血、镇痛、补血、活血化瘀等疗法。 载录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采用蜡疗、热敷、针灸等外治法,丰富了伤科治疗法。 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养阴疗法——骨折、植骨) 《永类钤方》·李仲南, 首创过伸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创制手术缝合针“曲针”; “有无粘膝”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继承、创新,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麻醉药——草乌散 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所不和”。充分阐明了骨伤科疾病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第五节 骨伤科的兴盛 (明清时期:约公元1368-1840年) 撰写骨伤专著,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新理论新观点,形成不同学派 朱橚《普济方》 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骨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 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系统总结清以前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 旧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新正骨八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 、按摩推拿 ) 改进多种固定器具:竹帘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抱膝圈固定髌骨骨折等 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 第六节 中医骨伤科的危机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约公元1840-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侵入,歧视中医,骨伤科面临危机。 骨伤科医生被视为“走江湖、卖膏药之下九流”,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先前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技术失传 以祖传或师承方式延续 医疗范围有限 出现很多流派: 河南平乐镇郭氏正骨 天津苏氏正骨 上海石筱山等骨伤八大家 广东蔡荣等五大名家 湖北武当李氏正骨 福建少林派林如高北京刘寿山 第七节 中医骨伤科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 分散个体开业-中医院-骨伤科-骨伤科医院 50年代,上海成立“伤骨科研究所”。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 70年代,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 随后,省市成立骨伤科研究机构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尚天裕 骨折治疗四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脱位,总结了成功的经验。 传统经验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高,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 现 状 骨伤专科医院、专病医院迅速发展 中医骨伤的分科细化 治疗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疑难病有治疗优势 课后讨论 腰部伤筋 栾某, 女, 51 岁, 干部。1999 年11 月3 日初诊。患者于两月前因搬家劳累后出现腰酸痛伴左下肢麻木, 经外院行CT 检查, 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予以按摩、理疗, 内服腰痛宁等,腰酸痛好转, 但仍左下肢麻木, 并较前加重。遂来我科求治, 以左下肢麻木为甚, 并伴轻度腰部酸困, 舌淡暗、苔薄白, 脉弦细。中医诊断: 腰部伤筋( 气虚血瘀) ,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 4、5左)。此系气虚血瘀, 痹阻经脉, 兼肝肾不足所致。药用当归补血汤加味: 黄芪50g, 当归、炒白术、桂枝、茯苓、川断各10g, 白芍、丹参、独活各15g, 全蝎6g, 蜈蚣2 条。服5 剂后, 左下肢麻木减轻, 续服13 剂后, 左下肢麻木及腰酸困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请结合《正体类要·序》中:“肢体损于外, 则气血伤于内, 营卫有所不贯, 脏腑由之不和”。对此病例进行讨论。 人体的损伤,虽有外伤和内损之分,从表面上看,外伤似乎主要是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受外力影响所受的局部损伤,每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因而一系列症状随之而来。《正体类要》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明确指出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以上病例为劳伤日久, 内伤气血, 而导致气血亏虚为本, 兼有各种标实之证。所以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应从整体观点出发,对气血、筋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病理关系加以研究探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