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范仲淹的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范仲淹的词 HYPERLINK /?writer=wenquan 温泉   【作者简介】温泉,男,字源春,号田畔居士,1939年6月11日生于福建省顺昌县,祖籍长汀县。196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在学期间,曾主编诗刊《凤凰木》。1958年开始创作,发表诗歌40余首、对联20余副、文艺评论及新闻报道多篇,散文、小说在地方获奖多次。现为闽北客家联谊会常务副秘书长。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时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他虽然不是词的专门家,然而也写了一些词,并且对当时及后来的词坛有很大的影响。《东轩笔录》云:“范希文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东轩笔录》卷十一)可是,关于写边塞生活的词,“今只存‘衡阳雁去’一调。”(《疆邨丛书》)在《疆邨丛书》中,有《范文正公诗余》一卷,其中除【渔家傲】外,还有【忆王孙】、【苏幕遮】、【御街行】、【剔银灯】和【定风波】。【剔银灯】一首,是否真是范仲淹所作,笔者颇有怀疑,特留待后面论述。【忆王孙】一首,今人唐圭璋先生和龙榆生先生均考定乃李重元所作。唐圭璋先生在《全宋词》卷二十一中写道:“《疆邨丛书》本《范文正公诗余》系用曹君直校补岁寒堂刊《范文正公集补编》本,但第一首【忆王孙】‘飕飕风冷荻花秋’一首乃李重元词,见《花庵词选》。”《花庵词选》卷七有李重元【忆王孙】四首,名曰:“春词”、“夏词”、“秋词”、“冬词”。其第三首“秋词”(“飕飕风冷获花秋”),与疑作范词“秋思”的那首完全相同。《花庵词选》是最早记载范词的词集之一,成书时间与范、李二氏所处的时代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唐龙二先生的论断是可信的。 一、范仲淹的词的主题思想及其风格的多样性   依据主题思想性及风格的不同,我把现存的范词归为三类(【剔银灯】因存疑,另外论述)。【苏幕遮】和【御街行】是一类;【渔家傲】是一类;【定风波】是一类。今分别论述如下。     【苏幕遮】(别恨)(注一)     碧云天,红叶地。(注二)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一)题曰“别恨”,有的版本作“秋思”,此从《花庵词选》。   (注二)《词综》与《疆邨丛书》均作“黄叶地”,此从《花庵词选》。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廉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向心上,无计相回避。   【苏幕遮】和【御街行】写的都是传统题材,写的景色都是深秋的景色。   关于【苏幕遮】的主题思想,黄蓼园云:“按文正一生,并非怀土之士,所谓乡魂旅思以及愁肠思泪等语,似沾沾作儿女想,何也?观前阕可以想其寄托。开首四句,不过借秋色苍茫以隐抒其忧国之意;‘山映斜阳’三句,隐隐见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第二阕因心之忧愁,不自聊赖,始动其乡魂旅思而梦不安枕,酒皆化泪矣。其实,忧愁非为思家也。文正当宋仁宗之时,敭历中外,身肩一国之安危,虽其时不无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忧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矣。”(《蓼园词选》)这种解说,确实是穿凿附会,正如胡云翼所说:“黄蓼园所赋予这首词的思想意义,完全是外加的。”   【苏幕遮】,许多人都认为它是写恋人之思的。杨慎在《词品》中说:“二公(韩魏公、范文正公—笔者)一时勳德重望,而辞亦情致如此,……”《词苑》云:“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历代诗余》引)夏承焘、怀霜在《范仲淹多样风格的词》中写道:“这两首词(指【苏幕遮】和【御街行】——笔者)都是描写儿女离情的,……”(见1962年6月8日文汇报)   我不同意以上说法。我们不应该因为屈原和唐人用“芳草”喻小人,就认为范词中“芳草”亦喻小人;不应该因古人多用“芳草”喻离别,就认为范词中“芳草”亦喻离别(夏承焘和怀霜的文章中有“芳草无情,只是暗点离别”等语);也不应该因为看见【苏幕遮】中有“相思”二字,就认为它是写儿女情事的,因为“相思”也是有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从通篇来分析它。   既不是“忧天下”,又不是“怀情人”。这首词到底写的是什么样的主题?张惠言《词选》说:“此去国之情。”这说得比较近似。但这“国”是什么“国”呢?范仲淹没有离开过祖国,不可能有怀念祖国之情,因此,这“国”并不是“祖国”。范仲淹由于党争,佞人的排挤、谤议,受贬几次,在朝庭站不住脚,自己也曾好几次请命外出作地方官,因此,不至于有怀京都之情,这“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