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风病的康复治疗针灸.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风病的康复治疗针灸.ppt

临床研究/伪针刺 ④现临床中的腕踝针疗法、浮针疗法等多属于浅刺范畴。这些方法均选择在体表非常表浅的层次进行针刺,针刺的部位也大多并非腧穴所在,且往往不要求“得气”“酸、麻、胀、沉”等针感,从各个角度上看都与我们常识中针刺取效的要求有明显的区别,但就是这些看似不同的方法却在临床疗效上丝毫不逊色于常规的针刺方法,殊途同归。 6、思考:在针灸作用机制及起效途径尚无法完全阐明的今天,怎么能断言浅刺方法就是“伪针刺(安慰针刺)”呢?因此,在“浅刺皮部”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寻找合理的“伪针刺(安慰针刺)”对照方法,有助于针灸临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临床研究/电针 电针的应用 1、概述:电针法(electroacupuncture)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代替人做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节省人力。临床电针仪以G6805型系列和韩式系列电针仪为主。 2、电针常用的输出波型: ①疏密波:是疏波、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型,疏、密交替持续1.5秒,能克服单一波型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强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等。 临床研究/电针 ②断续波: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型。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是密波连续工作1.5秒。断续波型,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 ③连续波:亦叫可调波,是单个脉冲采用不同方式组合而形成。频率有每分钟几十次至每秒钟几百次不等。频率快的叫高频连续波,一般在50-100次/秒;频率慢的叫低频连续波,一般是2-5次/秒。高频连续波易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低频连续波,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韧带、肌腱的损伤。 临床研究/电针 3、电针参数的思考: ①目前电针在临床治疗应用广泛,但是在参数选择方面却没有统一的规范,并且临床治疗通常只注明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而忽视了其他定量的电针参数。 ② 如何探索更有效的“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电针刺激参数,从而提高电针的临床疗效,寻求更有效的电针治疗方法。一方面需要规范电针仪的技术参数,另一方面需要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的实施,并且实验和临床研究电针参数记录形成统一的规范,使研究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从而在电针针效机制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临床研究/电针 4、临床经验举例:譬如在针刺镇痛方面。目前比较认同的就是韩济生院士提出的2/100Hz理论。研究证明,低频率刺激释放脑啡肽,高频率刺激释放强啡肽。2Hz的电针促进脑啡肽、β2内啡肽、内吗啡肽的释放,而100Hz则选择性增加强啡肽的释放。2/100Hz的疏密波可使4种阿片肽的释放均增加,从而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总结 一、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介入时间。 二、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注意事项。 1、立法施治应遵循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辅的治疗法则。 2、注重穴位注射疗法的运用。 3、注重关节肿痛期的施治。 4、对于痉挛性患者及易抽搐者的治疗。 5、注意主被动运动等家庭保健护理的配合。 联系方式: 姓名:刘 恒 胜 地址/邮编: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中医科/430080 电子信箱:liuhs73@ 手机谢 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根据是否有神志改变判断中脏腑还是中经络。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HI,ie, heart 一般刺病侧穴,病程久者先刺健侧,后刺患侧。 《玉龙经》:“中风半身不遂,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通畅,正气得以扶助,机体功能逐渐恢复,配合其它阳经穴,加强调和经络、疏通气血的作用。 太冲,足厥阴肝经原穴,为治疗足厥阴“是动”病的要穴。 内庭:足阳明经荥穴,主要作用于头面、胃。 《盘石金直刺秘传》:中风口眼歪斜:针人中,灸七壮;次刺地仓、颊车。左灸右,右灸左,先灸后针。无病处补之,有病处泻之。 《针灸大成》:“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诞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 《席弘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