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
研究与实验
申 请 表
专 题 名 称: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研究
承 担 单 位: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专 题 负 责 人: 杨正丽
联 系 电 话(手机):
(办公室): 0717-6553584
填 报 日 期: 2012年4月25日
湖北省教育厅基敎处制
填 表 须 知
1.申请研究与实验的单位可以是学校,可以是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是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每个单位选择一个专题为宜。
2.专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任务。
3.每个专题原则上限报1名负责人。
4.申报表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论证要严谨、充分,表达要明白、准确,书写应清晰、工整。
5.申请书须经专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暑明确意见,承担各项条件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6.本申报表按一式三份并可附上详尽研究与实验方案(或研究与实验计划)报送县省教科所德育研究室。
7.本申报表要求电脑填写打印(手工书写必须工整),各栏目如不够填写,可自行添加页码。
专题名称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研究
专题主持人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学历
职称
职务
工 作 单 位
专长、学术兼职
杨正丽
女
50
本科
中高
校长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专 题 研 究 与 实 验 主 要 成 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职务
工 作 单 位
专长、学术兼职
汤燕
女
42
本科
小高
副校长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张雪萍
女
39
本科
小高
副校长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牛琨
女
41
大专
小高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林丽
女
36
本科
小高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夏俊彦
女
39
本科
小高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王艳萍
女
44
本科
小高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卢敏
女
35
本科
小高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张咏梅
女
41
本科
小高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许晓雍
女
28
本科
小一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刘波
女
28
本科
小一
教师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
基础教育
专 题 论 证
(一)本专题研究与实验的价值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学校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及其学校生活样式。学校文化既对学校发展和学校教育活动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要素。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界开始大力倡导人的独立、创造、进取、平等、民主等品质的培养。强调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二)本专题研究与实验的主要内容
?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已有经验的反思,揭示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等。
2、学校物态文化的建设与优化。研制学校物态文化建设的标准、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任务,以“都市田园学校”为基本设计理念,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健全完备的文化设施,并多方设置文化传播载体,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学校物态文化。
3、小学生文化研究。整体优化养成教育,加强对小学生的精神关怀,探索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与手段,鼓励、支持小学生树立学校主体意识,发展个性,发展特长。
4、小学教师文化研究。成立以学校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依托名校、教育科研机构、名师、名家,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理念培训、学校文化科研方法培训、行动研究、反思研究、个案研究、对话研究等,显著提升教师的文化创新能力和精神境界,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新课程中新课堂文化的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哲学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教育原理和学校文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各学科新课程实际以及小学生发展实际,探索“将审美带入课堂”、“将情感带入课堂”、“将创造带入课堂”、“将研究带入课堂”、“将活动带入课堂”等新课堂文化模式六大基本操作原则在各学科新课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积极创建情境课堂、问题课堂、互动课堂、有效课堂。
6、学校精神文化研究。梳理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一整套推动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野四维模式冶.PDF
- 校庆各系创意歌唱比赛企划书-中州科技大学.DOC
- 校外资料库连线设定方式简介-电子资讯组.PPT
- 校际选修课详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DOC
- 核心价值观-山东大学课程中心.PPT
- 样例关键特征变异数量对学习解方程的影响-心理科学.PDF
- 核心素养下新教研新课堂实践经验与名师成长研讨会.DOC
- 核心素养落地校园推进课堂深刻转型——王开珩工作-昭通教育局.PDF
- 核安全文化反复学了-国家核电学习系统.PDF
- 核心素养视角下物理课程人文性的阐释.PDF
- 湖北工业大学拟引进教师考核表-湖北工业大学人事处.DOC
- 湖北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摆渡车内饰翻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DOC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内蒙古民族大学.DOC
- 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网.PDF
- 湖南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9课题研究指引.DOC
- 湖南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DOC
- 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DOC
- 湖南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湖南残疾人联合会.DOC
- 湖南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通报.PDF
- 湖南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岳阳广播电视大学.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