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女学先驱——甬江女中研究.docVIP

文献综述-女学先驱——甬江女中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教育 女学先驱——甬江女中研究 为了填补中国教育史的空白,提升宁波教育的地位,提高宁波的历史积淀,从而进一步提高宁波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我选择了“女学先驱——甬江女中研究”进行研究。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看了有关的书籍,基本上理清了宁波甬江女子中学的前世今生。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历史屈辱的幕布,外国殖民者给国人带来了鸦片和大炮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明。鸦片战争后,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被正式向外国人开放,于是宁波成为了受西方影响最早、最大的地区之一。 《潮涌城北——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和《宁波文史资料(第八辑)》两书中均对中国第一所女校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结合两书所述,概况如下:1844年1月1日,宁波正式开埠。开埠当年,英国传教士、东方女子教育会委员阿尔德赛小姐(Miss M.Aldersey)就在宁波城内祝都桥竹丝墙门内大屋(今尚书街东端)开设了女塾,这是浙江最早的教会学堂,也为全国第一所女校,开启了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大门。1847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柯夫人在江北槐树路设立了另一所女校,1857年阿尔德赛离甬时,两所女校合并办学改称崇德女校,校址在江北岸槐树路,有长老会接办和管理。1923年,崇德女校与美国浸礼会开设的江北滨江圣模女校合并,成立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甬江女中),迁至现址,第一任校长是美籍华人徐美珍女士,学校建造了三层西式教学楼,可容纳近600人求学,琴房、实验室等配套设施齐全,1924年5月,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的校刊《甬江声》创刊。1927年,宁波开展要求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亦通过决定将学校逐渐交由中国人管理,7月,甬江女子中学由国人自办,组织了校董会,聘请沈贻芗女士为校长。1935年,斐迪中学女子部并入;1948年,甬江女中25周年校庆,蒋介石题词:“天下为公”以示祝贺。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再领取外国人的津贴,并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正式命名为宁波女子中学。1958年8月改为宁波六中,实行了男女同校,至此,风云起伏了一个多世纪的女子教育结束了。1959年改名为宁波女中。1968年4月又改为宁波六中。1994年7月命名为甬江高级职业中学。2005年,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在翠柏路309号原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全面改建的,具备一流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新校区投入使用,同年6月,成立了甬江职高女子分校,其目标是培养现代“淑女”,宣称该校将只招女生,等现有男生毕业后,将变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女子高中,这一措施一出便饱受争议。 一般来说,学校的创办、变迁一定程度上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社会历史条件也对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培养目的、学生思想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阅读了相关材料后,总结了甬江女校历史上各阶段的办学特点、课程设置、学生活动等特点。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由于成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下,由外国传教士创办,因此成立之初的目的一为传播文化知识,二为传授基督教义。祝都桥女校成立时,免费招收女学生并提供给衣食起居各项费用。开设的课程有圣经、国文、算术,并要学生在功课之外学习缝纫和刺绣。但是由于当时人们观念的落户以及对传教士的疑惧和猜忌,学校生源并不好,经过阿尔德赛的努力学生数量才慢慢发展起来。后来,美国北长老会柯夫人设立的女校最初的办学目的也在于吸收信徒,培养教徒的妻子和女布道师,课程主要有汉语、圣经、数学、地理和英文。两所学校合并成立了崇德女校,该校进入民国后,师生在甬上学界非常活跃,五四运动时崇德、圣模(1860年,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罗夫人在姚江南岸盐仓门西边成立)二校推选代表参加市区13所中学学生代表在后乐园(今中山广场)举行会议,成立了“宁波学生联合会”,讨论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决定开展宣传并着手发起抵制日货运动。1923年,长老、浸会两会共同捐资兴建新校舍,将崇德、圣模两校合并,命名外“私立甬江女子中学”,当年学校仍照旧制四年办学,1924年5月,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的校刊《甬江声》创刊,1925年起则改行新制,高、初中各为三年,尽管改成了中国现行学制,学校仍坚持外国教会办学的总体制。1927年,甬江女中将办学权收回国人手中,并请当时的教务主任沈贻芗担任校长,这位沈贻芗校长为女校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值得后世景仰! 1844年由阿尔德赛女士开办的宁波祝都桥女塾为中国最早的女学,已为世人所公认。1934年,近代中国著名的《东方杂志》发表了褚季能的《女学先声》一文,文中明确指出:中土的第一家女学校,便是由阿尔德赛小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在宁波创办的。 宁波女校的开办使部分女子打破闺门禁锢,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无女子进学校的传统,使女性逐步的走上社会,开始接受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中国女性逐步走上了自强、自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