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制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2012年(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ter 2 呼吸系统疾病 2012年2月 肺部疾病 1. Pneumonia 2:lung abscess 3:bronchiectasis 4:pulmonary tuberculosis 5:bronchogenic carcinoma 6:metastatic tumor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的持久性扩张,多发生于肺段以下3-6级小支气管。病程多呈慢性经过,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或反复咯血等症状 。少数为先天性,大多数为后天性。 支气管扩张病因和发病机制  略 大体病理 支气管扩张症 诊断 支气管扩张症 诊断 近年来,常规CT尤其是高分辨CT(HRCT)对支扩的无创诊断应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有文献报道 ? 对4级以下的 支扩也能明确显示及准确诊断 HRCT灵敏度为94% HRCT的特异度为98% 诊断标准 ? 符合以下1条以上者即诊断该肺段支扩:(1)以肺段为单位,某一段支气管远端大于或等于近端;(2)胸壁下1.0cm以内范围见到支气管;(3)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管壁明显增厚。 按扩张的形态,分为柱状型、囊状型、曲张型和混合型。 分型 ? 1)柱状型支扩:表现为支气管管腔增宽,管壁增厚,病变支气管的纵切面呈“轨道征” “双轨征”;改变,可直达肺周边部,横切面则为圆形或卵圆形,呈“戒面征”改变,亦可呈柱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此为扩张的管腔内充满粘液所致指套征” 。 ( 2)囊状型支气管扩张: 表现为1组或1束多发性含气囊腔,大小不等,壁增厚,若囊内充满液体时则呈一串葡萄状致密影,囊内见到气液平面,是囊状支扩最具特异性的征象。 (3)曲张型支扩: 其管腔增宽不均,管壁不规则增厚,表面欠光整,呈蚯蚓状纡曲。 HRCT可显示细支气管扩张形成的“树牙征” 混合型 肺脓肿 ?[病因病理]??? 感染途径: 1:血源性, 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疖、痈、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病灶引起脓毒败血症所致。 2:吸入性。 3:邻近。 肺脓肿大体标本病理:化脓菌引起,肺实质化脓性炎变上,液化坏死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 ??? 患者往往先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急性感染症状,如高热,局部红、肿、热、痛和肢体运动障碍等。继之有咳嗽、咯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出现。 肺脓肿[影像学表现]? 1.两肺多发片状致密阴影,边缘模糊,大小不一,外围较多。(急性期) 2.两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团块状阴影,边缘较清楚,继而液化出现含液平的脓肿,内壁多不规则。相邻的胸膜反应。 3.慢性脓肿则壁增厚,增强后见环状强化(厚壁空洞,或有液平)。血源性肺脓肿则两肺多发病灶。? 4.上述炎症吸收后,可有局部纤维化或形成气囊。 鉴别:慢性脓肿空洞需与结核空洞及肺癌空洞鉴别。 血行播散引起的多发性肺脓疡 肺 炎(pneumonia) P200 肺炎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为呼吸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肺炎死亡率占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死亡率的75%。在我国,各种致死病因中,肺炎占第5位。 根据病因可将肺炎分为 感染性(如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肺炎, 理化性(如放射性、吸入性的类脂性)肺炎 免疫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和风湿性)肺炎。 炎症发生于肺泡内者称肺泡性肺炎(大多数肺炎为肺泡性),累及肺间质者称间质性肺炎。病变范围以肺小叶为单位者称小叶性肺炎,累及肺段者称节段性肺炎,波及整个或多个大叶者称大叶性肺炎。 按病变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干酪性、肉芽肿性或机化性肺炎等不同类型。 影像分型: 按病变解剖分布 大 小 间 细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整个或多个大叶的肺的纤维素性炎。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骤然起病、寒战高烧、胸痛、咳嗽、吐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白细胞增高等。大约经5~10天,体温下降,症状消退。 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引起。 受寒、疲劳、醉酒、感冒、麻醉、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均可为肺炎的诱因。 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 病变一般发生在单侧肺,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个以上肺叶。病变基本特征是肺的微循环障碍。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于肺泡,使肺组织大面积广泛实变。 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 充血期:胸片示纹理增粗,CT示磨玻璃影 红色肝变期:实变。 灰色肝变期:实变。 消散期:大约经5~10天,炎症消退,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渗出物被溶解,或经淋巴管吸收或被咳出。 大叶性肺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