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口腔与皮肤.ppt
颌面疖痈及应对 龋齿和牙周组织发生的感染极易波及颌骨及颌周软组织。1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颌面部疖痈,尤其是发生在 “危险三角区” 的疖痈,最易引起全身并发症。2 颌面疖痈的应对: 切记不能随意搔抓或挤压、热敷或弄破 及时就医,积极接收抗感染治疗 与此同时,应积极做好血糖的控制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4; 2.《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 2019 - * 健康牙齿,美好人生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规范护齿,纠正不良习惯 控制血糖,消除不利影响 均衡营养,牙齿更健壮 WHO口腔健康标准: 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019 - * 皮肤──人体第一道防线 皮肤覆盖在人体最外层,直接与外界接触 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皮肤总面积约为1.6m2,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皮肤性病学 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皮下附属器4个部分组成。 2019 - * 皮肤的“七大”生理功能 屏障功能 吸收功能 感觉功能 分泌排泄功能 体温调节功能 代谢功能 免疫功能 皮肤性病学 2019 - * 糖尿病与皮肤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 神经病变引起的 血管病变引起的 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相关的 其他:湿疹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11(5):316-8 2019 - *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1) 细菌感染 通常有疖、痈、麦粒肿,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 疖好发于发根及易摩擦部位; 痈好发于颈、项、背、大腿; 麦粒肿则是眼睑的腺体发生感染 细菌感染的对症处理 应尽早就医,配合医生积极抗感染治疗 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 痈 2019 - *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2) 真菌感染 癣症:手癣、足癣、甲癣(灰指甲)、体癣、股癣1 阴道感染:1 女性糖尿病患者易真菌感染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外阴瘙痒,白带明显增多 患者可因并发外阴感染就诊而发现糖尿病2 真菌感染的对症处理1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的药物 1.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 2.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4 2019 - *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1) 神经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 皮肤瘙痒症: 是糖尿病的起病症状之一.可以是全身泛发性瘙痒,多见于高龄的糖尿病患者, 发病部位不定,发病程度、时间也不一致.也可以是局限性的瘙痒。 无汗症:糖尿病也可出现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伸侧有小皱褶状表浅性干燥破裂,同时伴无汗症。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11(5):316-8 2019 - *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1) 瘙痒症与无汗症的对症处理 瘙痒症: 避免用手搔抓、摩擦及用刺激性药品来止痒; 在医生指导下服抗组胺药物改善症状,可局部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 无汗症: 洗澡次数不易过多 适量涂抹护肤品,保持皮肤滋润 2019 - *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2) 血管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 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下肢皮肤溃烂,肌肉坏死,皮肤发紫甚至发黑,感觉麻木 创口久久不愈,严重者可破坏骨质.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致残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4 2019 - *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2) 糖尿病坏疽的对症处理 基础疾病的治疗:尽量使血糖、血压正常1 如有小创面,应及时就医适当处理.避免发生坏疽2 如若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早期、足量、高效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 2.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11(5):316-8 3.Diabetes Care 2003;26(6):1856-61 20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好口腔、皮肤保卫战 2019 - *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糖尿病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内的牙龈及牙周组织易发生感染,导致牙石、牙龈炎、龋齿显著增加。1 同时,口腔内组织的炎症又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令血糖难以控制。 2 如此,就形成了糖尿病-口腔疾病的恶性循环。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 2.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7;17(5):292-5 2019 - * 牙齿的构造 2019 - * 糖尿病口腔疾病的防治 科学牙齿护理 严格血糖控制 定期口腔检查 及时酌情就医 合理对症防治 糖尿病新世界2007;9:8-11 2019 - * 科学牙齿护理 应该勤刷牙,每天早晚(起床后与睡前)各刷1次 要使用柔软的刷毛且毛端是圆的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寿盒(骨灰盒)供应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pdf VIP
- 适老化全场景技术规范 第2部分: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 .pdf VIP
- 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pptx VIP
- (高清版)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pdf VIP
- T∕CBMCA 057.1-2024 适老化全场景技术规范 第1部分:居住建筑适老化基本要求.pdf
- DVBS2第二代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标准.pptx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 .pdf
- 项目五-气压回路分析课件.pptx VIP
- 复杂视频的深度分析与理解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