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HYPERLINK / 好好学习社区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目的:
1.1 为确保本公司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公司内部有效性和效率以及提高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使相关方受益。
1.2 消除明确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的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活动和产品的改进。
2.2适用于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控制;解决问题的过程。
3.0 职责、权限:
3.1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汇报;寻求过程、活动和产品性能的改进。制订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并负责落实检查和跟踪验证。
3.2 品质管理科负责部门相关数据和公司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协助管理者代表确定重大项目的持续改进。
3.3 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均有对相关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或进行改进的权利和义务。
3.5 相关部门或人员有协同品质管理科确认改进意见及实施方案的责任。
3.6 相关部门负责改进过程的实施、评价和结果的利用。积极配合并采取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改进的策划、组织、监督实施。
3.7 品质管理科负责对内、外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工作。
4.0 特殊用语定义:无
5.0 程序:
流程
1)持续改进:
识别改进的项目 →确定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方案→ 评价改进方案→实施改进→验证改进效果→实施永久更改
2)纠正预防措施:
信息来源→收集(或传递)→评价→原因分析和证实→措施制定→实施→跟踪验证→有效性评价→纠正措施影响处理→整理提交管理评审
5.1 持续改进
5.1.1
公司为持续改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
公司领导坚持并承诺持续改进;
公司倡导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活动;
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
为员工提供培训,使其掌握持续改进的思想方法和技术。
5.1.1.
5.1.2
优先改进项目:
质量目标的调整和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不断地降低成本和价格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生产工艺的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产品的技术革新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制造过程(能力稳定的过程)参数变差的不断减小和生产率的提高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产品特性变差的不断减小应确定为持续改进项目;
服务(时间安排、交付)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改进项目的确定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提出,总经理批准年度持续改进计划
5.1.
5.1.
5.1.
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确定改进目标;
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正式采纳更改(即形成正式的规定);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改进小组组长负责制定“
项目名称;
改进目标;
改进组织;
过程步骤;
日程安排;
责任分工;
资源保障等。
5.1.
5.3.5 改进小组进行原因调查,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调查的原因及实施的改进措施应记录在持续改进项目报告
5.1.
5.1.
5.1.
测量;
对比分析;
统计分析;
观察分析等;
将改进项目效果的评价记录在
5.1.
有效的改进成果应纳入到文件中,并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新的方法。改进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经评价认为须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应被确定为新的改进项目。
5.2 纠正和预防措施
工作流程:信息来源→收集(或传递)→评价→原因分析和证实→措施制定→实施→跟踪验证→有效性评价→纠正措施影响处理→整理提交管理评审
5.2.1质量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序号
信息来源
收集传递职责
表 单
1
顾客抱怨和投诉
开发科
信息反馈单、客诉处理单》
2
不合格报告
检验员
信息反馈单
3
审核结果
内审员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外审报告
4
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者代表
管理评审报告
5
数据分析输出
各部门
报告、报表
6
退货产品试验分析结果
品质管理科
改善对策书
7
满意度测量输出
物流科,管理科
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
8
组织的人员
管理科
合理化建议书
9
过程监视和测量结果
生产,生产技术、品质
检验记录
5.2.2评价
各部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可包括:
影响程度(严重性和涉及面);
处理的紧急程度(时限)以防止恶化或波及;
c) 改善需投入资源的大小。
5.2.3原因分析和证实
除了要分析技术上产生的原因外,还要分析管理上的原因,如:职责分配不合理、管理流程上的节点和接口问题、资源不足或分配不合理、上级管理者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原因调查和分析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各部门主管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要进行适用的分析技术的培训,如流程图,头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S900微机保护整定植原则.doc
- NTFS权限应用-北大青鸟BENET网络工程教材_WIN2003.ppt
- OCS 2007技术方案建议书模板.doc
-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7 和Office Communicator 2007的规划和部署.ppt
- OHSAS18000术语的理解—制造业通用国际管理标准全程实施方案3.doc
- OHSAS18001职业安全手册.doc
-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doc
-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稿.ppt
- OK2稿提交选修课“DV电影拍摄制作”.doc
- OpenGL ES 11--单纹理,多视图,纹理渲染,以及数学灵感.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