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岭南气候与温病剖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岭南气候与温病剖析.ppt

岭南气候与温病 1、岭南气候特点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但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时,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 岭南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气温较高,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争艳,各种果实终年不绝。 温度高、湿度高。 岭南特色——骑楼 广药又称“南药”,系指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出产的优质药材。著名的“四大南药”:砂仁、巴戟、益智、槟榔。珠江流域出产著名的广藿香、高良姜、广防已、化橘红等。广东砂仁年产量占全国80%,阳春砂仁,量大质优;益智则以阳东县大八镇的最为著名;广藿香年产量占全国92%,石牌藿香主茎矮,叶大柔软,气清香;化州橘红历史上曾列为贡品,还有广东新会的广陈皮,德庆的何首乌等。 藿香 砂仁 益智仁 2、岭南人生活习惯 受岭南湿热气候的影响,岭南地区人们勤洗澡——冲凉 喜食生冷冻物、鱼虾海鲜等多湿滋腻之品 岭南地区居民养成了“下午茶”、“夜茶”的习惯 喜欢熬夜,睡眠时间少 应用中草药来煲凉茶、煲汤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3、温病的概念 温病: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分温热类与湿热类。温病与伤寒都是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均属于外感病的范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难经·第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温病学》教材中,温病的定义是指新感温病,并不包含伏气温病在内。 温病:是感受六淫邪气,感而即发,或邪伏体内,过时而发,表现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指所有外感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逐渐内传,表现以恶寒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4、湿温病与湿热病的区别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清·何梦瑶《医碥·中湿》曰:“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肢体重倦,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腰膝疼痛,腿足寒厥。”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物,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薛生白《湿热病篇》云:“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浅;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 5、湿温病和湿热病的共同表现 (1)症候矛盾:如既怕冷也怕热,多穿衣服则汗出、少穿衣服易感冒,人疲乏又易上火,上身热下身凉、或身热足寒,不喜煎炸食品也不喜冰凉饮料,易便秘也易腹泻,口干又不多饮,舌淡胖而又苔黄等。 (2)皮肤:面色萎黄或晦滞,头面部油脂多,汗出而粘或手足心出汗,皮肤湿疹或脚气,皮肤水疱,皮肤过敏易潮红,外阴潮湿或搔痒。 (3)呼吸道:慢性鼻炎、咽炎,表现鼻塞流浊涕、咽喉不利、或咽喉有痰,咳嗽难愈、咳痰粘稠,甚至咳而作呕,胸闷不舒。 (4)消化道:口腔溃疡(口疮),口粘、饮水不解渴,大便粘滞不爽,食欲尚好、但食后饱胀,胃镜检查多有胃粘膜糜烂或幽门螺杆菌感染。 (5)泌尿道:腰酸腰痛,尿黄、或尿混浊,小便不利、或尿频、尿急、尿痛。 (6)舌象:舌体胖大、多有齿印,舌质淡或红或暗,舌苔多黄腻。 (7)脉象:初起脉濡缓,后期脉弦细 6、湿热的症候特点 发热:热度不高、持续难退、身热不扬、或上热下凉、或潮热、或烦热。 出汗:汗出而粘、或头汗多、或黄汗、或腋下、胯下汗多、或手足心汗。 恶风:汗出恶风、易感冒。 面色:面色晦滞、偏黄、或面红、面垢(皮肤油脂多)、面部痤疮多。 口干:口粘不爽、口干、饮不解渴、口疮、唇红、口气重。 饮食:食欲尚可、多食则胀。 大便:大便粘滞、或大便干、或大便稀、解便不爽、或粘液脓血便、或肛门潮湿搔痒、或痔疮出血。 小便:小便黄、或小便不利、或小便灼热、或尿痛尿频。 咽喉:咽干、咽喉不利、咽喉有痰。 睡眠:失眠多梦、烦躁汗出、困倦乏力。 舌象:舌质或淡、或红、或暗、但舌体胖大、有齿印。 脉象:初起脉多濡数、或滑数、后期脉多弦细数。 THAN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