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抗贫血药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抗贫血药物.ppt

冷抗体型AIHA, 仍可用糖皮质激素,但仅对少数冷凝集综合征有效. 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可选用瘤可宁等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对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无效,不可滥用。 疗效 糖皮质激素治疗AIHA见效较快,多在1周内网织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得到稳定,平均7~10天后开始迅速上升。 如治疗1周后仍未见上述反应可适当加量. 2~3周元任何好转为无效,应及时考虑其他方法治疗。 如果已经开始见效,应继续治疗 血红蛋白达到110g/L以上后,维持治疗1~2周,然后每1~2周减量5mg. 当剂量减至每日10~15mg时,用此剂量维持1~2个月, 最后以每日5~10mg再维持3个月后停药。 免疫抑制剂 ① 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6-MP) 各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不同。 环磷酰胺作用于T细胞和B细胞而抑制抗体产生; 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则可通过抑制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功能而起免疫抑制作用。 治疗温抗体型 AIHA时 环磷酰胺每天1.5~2mg/kg,硫唑嘌呤每天2~2.5mg/kg,6-巯基嘌呤每天1.5~2mg/kg,均采用口服给药。 根据临床任选上述一种. 一般以环磷酰胺作为首选. 此药物作用缓慢,一般在10日左右发挥作用,4周后疗效不明显可稍加大剂量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如果有效,则应维持治疗几个月,一般认为总疗程约需半年左右。 冷抗体型AIHA的治疗 应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宁)治疗冷凝集素综合征取得一定的疗效。 剂量为每日2~4mg,口服,应用数周后,可使冷凝集素浓度降低。 疗程3个月以上才能决定疗效。 白细胞减少症 原因 (1)粒细胞生成和成熟障碍 如再障、肿瘤细胞浸润、细胞毒类药物、抗甲状腺药、解热镇痛药、氯霉素、放射线等均可引起粒细胞的再生低下。 (2)破坏过多 见于急、慢性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药物所致的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等。 (3)分布异常 循环池中粒细胞减少,而边缘池分布过多,即所谓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4)遗传因素 如遗传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原因不明 如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 药物治疗 1.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病人一旦出现发热应立即做血、尿、粪及痰液等有关标本的培养,待结果产生以前,即应选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 待病原菌得到证实后再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制剂。 抗生素的应用一定要足量足疗程。 同时还要注意二重感染。 对于粒细胞缺乏者,抗生素治疗是否合理有效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升白细胞的药物 对生成障碍型一般选用2~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升白细胞药物联合或交替应用,即治疗3~4周无效时,换另一种或另一组药物,常用药物如下。 (1)维生素B4(vitamin B4)在体内参与 RNA和 DNA合成,促进白细胞增生。 用于各种原因如放疗、苯中毒、抗肿瘤药和抗甲状腺药物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成人,每次10~20mg,一日3次,口服。或每日20~30 mg,肌注或静滴。注射时需溶入2ml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缓慢注射,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右旋糖酐:根据分子量分为中、低和小分子量右旋糖酐三种。 【作用和用途】 1.扩充血容量: 分子量大不易透出血管外,产生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水分转移至血管内而扩容。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以中分子量为佳。 血容量扩充药 2.渗透性利尿作用:低分子或小分子量右旋糖酐易从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可防止急性尿闭。 3.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低分子量右旋糖酐可附着于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具有改善微循环,用于防止DIC形成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小分子量作用更强。 【不良反应】 少,偶有过敏反应,以分子量大者多见。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原因: 缺少叶酸 与维生素B12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为主+VIB12 2.预防性给药:妊娠 3.慢性溶血性贫血:叶酸缺乏 4.应用甲氨喋呤、甲氧苄啶后的解救:甲酰四氢叶酸钙 叶酸 folic acid 维生素B12 体内过程 1.在胃内与内因子结合,免受消化 2.进入空肠由肠粘膜吸收 3.与运钴蛋白结合,运送到肝及其他组织 临床应用 1.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恶性贫血 内因子缺乏 VIB12为主+叶酸 3.神经系统疾病、肝病的辅助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以下简称再障)是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骨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