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卵巢周期描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卵巢周期描述.ppt

均属于类固醇激素,基本化学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环。 主要在肝脏内代谢,肾脏排出。 C原子数目 基本结构 代表激素 代谢物质 1、E 18 雌烷核 E2、E3、雌酮 E2代谢产物雌酮及硫酸盐、 E3、2-羟醇酮 2、P 21 孕烷核 孕酮 孕二醇 3、A 19 雄烷核 睾酮 雄酮、原胆烷醇酮,以葡 萄糖醛酸形式排出 1、甾体激素的基本结构及代谢 2、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胆固醇 ↓ 孕烯醇酮 Δ5途径 17α-羟孕烯醇酮 Δ4 途径 孕酮 脱氢表雄酮 DHEA 17α-羟孕酮 雄烯二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示意图 胆固醇 雄烯二酮 睾酮 雄烯二酮 睾酮 FSH LH → 雌酮 E2 ← 芳香化酶 卵泡膜细胞 颗粒细胞 基底膜层 雌激素合成的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示意图 E P 子宫肌 ?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使肌层增厚 ?增进血运,促进和维持子宫发育 ?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及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子宫内膜 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子宫内膜 宫颈 粘液分泌,颈管开放 抑制粘液分泌,颈口关闭 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肌层的发育及上皮的分泌,增加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阴道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细胞内糖元合成 加快上皮细胞脱落 第二性征 ?促进乳腺腺管增生,使乳头、乳晕着色 ?使阴唇发育,色素加深等 ?促进乳腺腺泡增生 下丘脑、垂体 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FSH及LH的分泌 月经中期--增强E对垂体LH排卵峰的正反馈作用 黄体期--负反馈,抑制FSH及LH的分泌 代谢及体温 ?促进水钠潴留 ?↑HPL,↓LPL,↓胆固醇水平 ?维持和促进骨质代谢 ?促进水钠排泄 ?体温↑ 3、卵巢E、P的作用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促进阴蒂、阴阜、阴唇的发育,并促进阴毛、腋毛的 生长。过多会对E产生拮抗作用,如减缓子宫和子宫内膜的 生长和增殖,抑制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长期使用,有男性化表现。 2、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生长,并刺激骨髓中RBC的生长;性成熟前,促进长骨骨质的生长和钙的保留,性成熟后,使骨骺关闭生长停止;促进钠、水吸收,并保留钙。 4、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脂溶性,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与胞质内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 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与热休克蛋白解离,从而使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核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而引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转导mRNA,在胞质核糖体内翻译,生成蛋白质,发挥相应的生物效应。 四、卵巢分泌的多肽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1、多肽激素:来源于颗粒细胞,也产生于垂体促性腺细胞,形成调节促性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激活素-抑制素-卵泡刺激素系统。 多肽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