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老年人安全保护.ppt
(3)居室 地面无杂物,便于老人通过,并且做到防滑,室内家具无棱角,放置合理,不使用玻璃家具,不要突然开门以免撞到老人。脚垫不宜滑动,放置安全合理。 (4)厕所和浴室 扶手位置合理,无松动,合理使用防滑脚垫,装有紧急呼叫按钮,以便老人洗澡过程中有不适能及时告知。 (5)标志 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或装置,可做一些标志提醒老人,如台阶、煤气、电插头等处。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老年人安全保护 学校: 学历: 组长: 组员: 安全保护器 定义: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 分类: 手杖 拐杖 步行器 轮椅 助行器 一 手杖 (1)普通手杖 普通手杖的特点:整体呈f形,轻便简单、携带方便,适用于一般行动不便的老人。 (2)支架式手杖 支架式手杖的特点:上端有支撑手腕的装置,可固定腕部和前臂,适用于腕部支撑力弱或腕关节强直的老人。 (3)T字形手杖 T字性手仗的特点:上端呈T字形,有些T字形手杖带软环,加大了手杖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行走时的稳定性。 (4)四脚形手杖 四脚式手杖的特点:手杖下端有四个支点,进一步增加了稳定性。适用于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差的老人,但此种手杖携带不方便,且在不平坦的道路上难以使用。 手杖的使用 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手杖 选择一双合适的鞋 操作程序 1)平地行走:手杖-患腿-健腿 2)上下台阶: 上:手杖上台阶-健腿-患腿 下:手杖下台阶-患腿-健腿 3)过障碍物 先患腿,再健腿 二.拐杖 拐杖有腋下和手腕两处支撑,稳定性较手杖好,拐杖适用于下肢肌张力弱、关节变形或下肢骨折不能支撑体重的老人。 拐杖的种类很多,综合起来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 可调式拐杖:可根据使用者要求调整高度和扶手位置。拐杖的高度以使用者身高的77%为宜(或站位时拐杖上端到腋窝下3-4横指的高度),下端着点为同侧足前外方10cm处。 拐杖的使用 准备工作:拐杖--上有软垫,下有防滑 操作程序: 1)4点步行:右拐-左脚-左拐-右脚 2)2点步行:右拐左脚-左拐右脚 3)甩动下肢步行:向前甩动30cm 4)协助老人行走 参照手杖 注意事项: 1、选合适支托角度,避免摩擦腋窝导致皮肤损伤 2、老人没达到熟练使用前,专人监护 三.步行架的分类 四轮式---适用于迈步有困难者 特点:适于步行,但较危险 提抬式---稳定性好,可站立者可用 两轮式---稳定性好,也可步行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步行器的使用 步行器与手杖相比稳定性更强,更为安全,使用步行器的前提是老人有判断力和较好的视力,在步行器的支持下能够行走,不会发生危险。 准备工作: 调节好步行器的高度,步行器的高度以屈肘90度为宜 操作程序:站立-双手支撑-小幅步行 注意事项: 1、判断力和视力 2、较强臂力 3、地面不平不使用 4、带轮子不可过度前推 四.轮椅的种类及适应对象 (1)普通型 可自己控制行走,室内外均可使用 (2)可调性 轮椅靠背可抬起或放平,适用于身体虚弱无力,难以支撑身体的老人 (3)照户型 运送老人时使用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 (1)走失 (2)烫伤、触电、火灾 (3)意外跌倒 (4)噎呛 噎呛 (1) 噎呛:是指进食时,食物误入气管或卡在食道第一狭窄处压迫呼吸道,一般表现为进食过程中突然严重呛咳,目光恐惧发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的老人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紫绀。 (2)食物误入气管的常见原因 偏瘫、失语、活动受限的老年人,面部肌肉长时间处于松弛状态,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并且吞咽、咳嗽反射减弱,常常发生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噎呛 吃东西时说话、笑闹或进食太快 戴假牙的老人进食时,不易感觉到食物的大小,从而引起噎呛 预防意外事故发生原则 (1)客观评估老人的生活能力,制定防止老人发生意外事故的有效措施。 (2)善于观察,发现老人周边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排除。 (3)充分开动脑筋,使用合适的辅助用具,必要时做一些住处的改造装修。 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