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柱 拉杆十字键 横梁图 1 平接式结构机架横梁 轴套立柱 拉杆图 2 立柱(压套)插入式 预应力机架文章编号:
立柱 拉杆
十字键 横梁
图 1 平接式结构机架
横梁 轴套
立柱 拉杆
图 2 立柱(压套)插入式 预应力机架
文章编号:1672-0121(2012)03-0044-03
大型锻造压机插入式立柱
预应力机架分析研究
王勇勤 1, 刘志芳 1,严兴春 1,韩炳涛 2,成先飚 2,张
君 2
(1.重庆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
2.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陕西 西安 721000)
摘要:针对锻造压机常规平接式预应力机架的立柱抗水平载荷能力差和端面接触状况不好等缺点,对一
种立柱插入式预应力机架结构展开研究;分别利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两种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相同 条件下平接式和立柱插入式两种机架的应力状态、变形及端面接触和横梁的接触状况;研究结果对锻造压机 及同类预应力机架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械设计;预应力机架;插入式;立柱;接触状态
中图分类号:TG315.5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锻造压机是机械制造业重要的基础制造设备之 一。随着大型、特大型锻压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 内外各科研院所及重机制造厂对各种大型压机开展 了研究,如张剑寒等[1]研究了 400MN 航空模锻液压 机的机架在各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状况;吴生富等[2] 研究了整机架的工作性能及相关接触面接触状况; 严兴春等研究了 165MN 自由锻造油压机组合梁的 动态特性,得出了下横梁的前七阶固有频率和固有 振型[3];杨甲申等[4]分析了大型锻压机组合梁不同工 况下的应力、变形等,提出了组合梁设计的基本依 据;杨固川等[5]改进了 800MN 模锻压机 C 形板机架 结构,分析计算了机架强度、刚度及疲劳寿命等;H. Ou 和 R. Douglas 研究了机架弹性变形对精密模锻 件精度的影响[6][7]。同时,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也投 入了大量资源,重点支撑一批锻压机的技术攻关研 究[8]。陆杨[9]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自动控制的新型自动 锻压机挡料机构。
机架是锻造压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合理设计机 架是保证压机安全可靠工作的前提。目前所使用的
即上下横梁与立柱(压套)端
面贴合并以十字键定位。这 种结构抗偏载能力差,通常 更适合于压机仅承受中心载 荷或偏载较小的情况。鉴于 此,对于偏载较大的大型和 超大型压机目前越来越多地 开始使用一种新型的立柱插 入式机架结构(图 2),这种机 架的立柱(压套)部分插入上 下横梁。
压机其机架大多都采用了立柱平接式结构 (图 1),
1 两种机架的理论模型
1.1 平接式机架 平接式机架主要由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和拉杆
等组成。立柱端面与梁体端面平齐,由拉杆螺母施加 足够的预紧力组成一个框架。其立柱受力情况可简 化为简支梁模型(图 3)。假设上下横梁为刚性体,立
金项目:165MN 自由锻造油压机(2007BAF02809);金属挤压/锻造
设备与工艺创新能力平台建设(2011ZX04016-81) 收稿日期:2012-02-09
作者简介:王勇勤(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冶金机械
装备研究
基
44
M MF FLL FL4 L F 8XX图 3 平接式机架模型 图 4 插入式机架模型 及弯矩图 及弯矩图ZX Y(a)有限元网格 (b)有限元加载
M M
F FL
L FL
4 L F 8
X
X
图 3 平接式机架模型 图 4 插入式机架模型 及弯矩图 及弯矩图
Z
X Y
(a)有限元网格 (b)有限元加载 图 5 1/4 模型网格及加载工况
Y X Y X Z Z
(a)平接式 (b)插入式 图 6 立柱 Z 向正应力
δ1
变形前
△δ1=δ2-δ1
δ2
△δ2=δ2-δ3
δ3 变形后
图 7 立柱相对变形示意图
Z Z
Y X Y X
(a)平接式 (b)插入式 图 8 立柱 X 方向变形
装
备
EQUIPMENT
柱的长度为 L,集中力 F 水平作用于立柱中间位置,
则立柱中间位置有最大弯矩 FL/4,对应中间位置的
结构尽量保持一致。两种机架大体对称,为简化分析
过程,均取 1/4 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模型对称面上施 加相应的对称约束。在立柱中心位置 0.6m2 的面上 施加 12.5MPa 的压强,在上横梁安装油缸法兰的位 置及下横梁工作台施加 41.25MN 的作用力(图 5)。
FL3
挠度 δ=
。
48EI
1.2 插入式机架模型
立柱插入式机架也由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和拉 杆等组成。通过拉杆和紧固螺母将上下横梁、立柱压 紧,与平接式的差别是
文档评论(0)